分析 (1)實驗室制備硫化氫氣體利用稀硫酸與FeS發生復分解反應制備,不能選硝酸或鹽酸;收集到一瓶干燥純凈的硫化氫,干燥后利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2)二氧化硫與硫化氫氣體發生SO2+2H2S=3S+2H2O,相同體積時二氧化硫剩余,利用其漂白性檢驗;
(3)第一步,用FeCl3溶液吸收H2S,發生2Fe3++H2S═S↓+2Fe2++2H+,酸性增強;由2Fe3++H2S═S↓+2Fe2++2H+、2Fe2++2H+$\frac{\underline{\;通電\;}}{\;}$2Fe3++H2↑可知,鐵離子消耗后又生成.
解答 解:(1)A.硝酸具有強氧化性,可氧化CuS,故A錯誤;
B.稀硫酸與硫化亞鐵為塊狀固體和液體反應,且不需要加熱,可制備,故B正確;
C.稀硝酸具有強氧化性,發生氧化還原反應,故C錯誤;
D.濃鹽酸易揮發,制備氣體不純,與B比較,B方法更好,故D錯誤;
稀硫酸與硫化亞鐵制備硫化氫氣體,反應試劑是固體和液體不加熱反應生成氣體,氣體需要干燥,干燥硫化氫氣態用氯化鈣,硫化氫密度大于空氣,故利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即利用⑤,尾氣需要處理,氫氧化鈉】堿石灰均與硫化氫反應,即選擇⑥或②,
故答案為:B; ③④⑥或③④②;
(2)二氧化硫與硫化氫氣體發生SO2+2H2S=3S+2H2O,觀察到的現象為有黃色粉末析出,瓶壁上有小液滴;相同體積時二氧化硫剩余,則將濕潤的品紅試紙伸入瓶中,若試紙褪色,則證明剩余氣體為SO2,
故答案為:有黃色粉末析出,瓶壁上有小液滴;將濕潤的品紅試紙伸入瓶中,若試紙褪色,則證明剩余氣體為SO2;
(3)第一步,用FeCl3溶液吸收H2S,發生2Fe3++H2S═S↓+2Fe2++2H+,酸性增強,則pH減;由2Fe3++H2S═S↓+2Fe2++2H+、2Fe2++2H+$\frac{\underline{\;通電\;}}{\;}$2Fe3++H2↑可知,鐵離子消耗后又生成,即吸收-電解法的優勢是:①H2S的吸收率高;②FeCl3溶液可循環利用,故答案為:減小;FeCl3溶液可循環利用.
點評 本題考查性質實驗方案及制備實驗方案的設計,為高頻考點,把握制備原理、物質的性質、實驗裝置的綜合應用為解答的關鍵,側重分析與實驗能力的考查,注意氧化還原反應的分析,題目難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n/16 | B. | n | C. | 16n | D. | 32n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用蒸餾法從海水中提取淡水 | B. | 用過濾的方法除去粗鹽水中的泥沙 | ||
C. | 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 D. | 用NaOH溶液除去鐵粉中少量鋁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熔融狀態下能導電的物質一定是電解質 | |
B. | 弱電解質溶液的導電能力可能比強電解質溶液的導電能力強 | |
C. | 向0.1mol/L的氨水中加入少量醋酸銨固體,則溶液中c$\frac{c(O{H}^{-})}{c(N{H}_{3}•{H}_{2}O)}$增大 | |
D. | 兩種醋酸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分別為c1=0.1mol/L和c2=0.01mol/L,c(H+)分別為amol/L和bmol/L則a=10b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某溶液中加入稀鹽酸產生無色氣體,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變渾濁,該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 |
B. | 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再加鹽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 |
C. | 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一定有Cl-存在 | |
D. | 某溶液中滴加燒堿溶液,加熱產生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則原溶液中一定存在NH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