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據Fe(OH)3膠體的制備過程進行判斷;
(2)根據膠體與溶液性質的區別進行解答.
解答 解:(1)Fe(OH)3膠體的制備過程:向煮沸的蒸餾水中逐滴加入FeCl3飽和溶液;繼續煮沸至溶液呈紅褐色,FeCl3+3H2O(沸水)$\frac{\underline{\;加熱\;}}{\;}$Fe(OH)3(膠體)+3HCl,停止加熱,可制得Fe(OH)3膠體,
故答案為:飽和FeCl3;溶液呈紅褐色;FeCl3+3H2O(沸水)$\frac{\underline{\;加熱\;}}{\;}$Fe(OH)3(膠體)+3HCl;
(2)膠體具有丁達爾效應,據此可以區分膠體和溶液,膠體的丁達爾效應是膠體粒子對光線的散射作用形成的,
故答案為:丁達爾效應.
點評 本題考查了膠體的制備及性質,比較基礎,側重對基礎知識的鞏固,注意對基礎知識的理解掌握,題目難度不大.注意掌握膠體的制備方法、膠體的性質及鑒別方法.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陽離子 | Fe3+ | Fe2+ | Mg2+ | Al3+ | Cr3+ |
開始沉淀時的pH | 2.7 | 7.0 | 9.3 | 3.7 | - |
沉淀完全是的pH | 3.7 | 9.0 | 11.1 | 8 | 9(>9溶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②④⑤⑥ | B. | ②③④⑤ | C. | ①③④⑤ | D. | ①②⑤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X、Y、W元素的原子半徑依次遞增 | |
B. | X、Z、W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遞增 | |
C. | X、W分別與Y形成化合物在常溫下均為氣態 | |
D. | Z、W分別與Y形成的化合物均可作為耐高溫材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 | B. | ①②④ | C. | ①③④ | D. | ②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由圖Ⅰ知,反應在T1、T3處達到平衡,且該反應的△H<0 | |
B. | 已知圖Ⅱ△H<0,由圖Ⅱ知,t3時采取的措施是降低反應體系溫度 | |
C. | 由圖Ⅱ知,反應在t6時,NH3體積分數最大 | |
D. | Ⅲ在10L容器、850℃時反應,由圖知,到4min時,反應放出5.16kJ的熱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硫酸鋁溶液中加入過量的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 | |
B. | 過量鐵片放入稀硝酸中:Fe+4H++NO3-═Fe3++NO↑+2H2O | |
C. | 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CaCO3+2H+═CO2↑+H2O+Ca2+ | |
D. | 氫氧化鈣溶液中通入過量CO2:OH-+CO2═HCO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8g水中所含的電子數為8NA | |
B. | 常溫常壓下,28g氮氣所含的原子數為2NA | |
C. | 0.5molCuO的摩爾質量為40g/mol | |
D. | 22.4L甲烷(CH4)所含的原子數為5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