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度/℃ | 25 | 200 | 300 | 400 | 500 |
K | 5×108 | 1.0 | 0.86 | 0.507 | 0.152 |
分析 (1)①由圖表得到溫度越高,化學平衡常數K越小,根據溫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分析;
②根據影響化學平衡的因素結合曲線分析;
③400℃時,測得某時刻按氣、氮氣、氫氣物質的量濃度分別為3mol•L-1、2mol•L-1、1mol•L-1,計算此時的Qc,與該溫度下的K比較可得;
(2)已知:①N2(g)+3H2(g)?2NH3(g)△H=-92.4kJ•mol-1,
②2H2(g)+O2(g)?2H2O(1)△H=-571.6kJ•mol-1,
由蓋斯定律2×①-3×②可得N2(g)+6H2O(g)?4NH3(g)+3O2(g),據此計算;
(3)負極發生氧化反應,從總方程分析為N2H4生成N2,結合電解質可寫;
(4)pH=3的鹽酸溶液c(H+)和pH=11的氨水中c(OH-)相等,由于氨水為弱電解質,不能完全電離,則氨水濃度遠大于鹽酸濃度,反應后溶液呈堿性,則c(OH-)>c(H+),再結合電荷守恒可得;
(5)根據電荷守恒可寫.
解答 解:(1)①由圖表得到溫度越高,化學平衡常數K越小,說明反應逆方向進行,即逆方向為吸熱方向,該反應為放熱反應;
故答案為:放熱;
②A、反應為放熱反應,交點之前,反應未達平衡,交點時處于平衡狀態,交點后增大溫度逆反應速率增大比正反應速率增大更多,平衡向逆反應移動,升高溫度平衡向吸熱反應移動,故A正確;
B、溫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動,氨氣的百分含量降低,故B正確;
C、溫度升高反應速率加快,先達到平衡狀態,溫度升高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氨氣的百分含量降低,故C錯誤;
D、反應物的化學計量數之和大于生成物的計量數之和,增大壓強平衡向正方向移動,氨氣的百分含量增大,故D正確.
故答案為:C;
③400℃時,K=0.507,測得某時刻氨氣、氮氣、氫氣物質的量濃度分別為3mol•L-1、2mol•L-1、1mol•L-1,此時Qc=$\frac{{3}^{2}}{2×{1}^{3}}$=4.5,>K,反應向著逆方向進行,v正<v逆;
故答案為:<;
(2)已知:①N2(g)+3H2(g)?2NH3(g)△H=-92.4kJ•mol-1,
②2H2(g)+O2(g)?2H2O(1)△H=-571.6kJ•mol-1,
由蓋斯定律2×①-3×②可得N2(g)+6H2O(g)?4NH3(g)+3O2(g))△H=+1530kJ•mol-1,
故答案為:+1530 kJ•mol-1;
(3)負極發生氧化反應,則為N2H4生成N2,電解質為堿性電解質,則負極反應式為:N2H4-4e-+4OH-=N2+4H2O;
故答案為:N2H4-4e-+4OH-=N2+4H2O;
(4)pH=3的鹽酸溶液c(H+)和pH=11的氨水中c(OH-)相等,由于氨水為弱電解質,不能完全電離,則氨水濃度遠大于鹽酸濃度,反應后溶液呈堿性,則c(OH-)>c(H+),根據溶液中有電荷守恒 c(NH4+)+c(H+)=c(Cl-)+c(OH-),則c(NH4+)>c(Cl-),溶質為氯化銨與一水合氨的混合物,故c(NH4+)和c(Cl-)較大,所以c(NH4+)>c(Cl-)>c(OH-)>c(H+);
故答案為:c(NH4+)>c(Cl-)>c(OH-)>c(H+);
(5)將等物質的量的SO2與NH3溶于水充分反應,電解質溶液中存在電荷守恒c(H+)+c(NH4+)=c(OH-)+c(HSO3-)+2c(SO32-)得到:c(H+)-c(OH-)=c(HSO3-)+2c(SO32-)-c(NH4+);
故答案為:c(HSO3-)+2c(SO32-)-c(NH4+).
點評 本題考查了蓋斯定律、影響化學平衡的因素、化學平衡移動的圖象題、電極反應式的書寫以及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的比較,題目難度中等,作圖象題時題時注意分析圖象曲線特點,從影響平衡移動的因素來分析,離子濃度的比較需要對溶液中的三大守恒的掌握,注意反應熱有符號,易錯.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鉀石墨是一類共價化合物 | B. | 鉀石墨導電性比石墨強 | ||
C. | 鉀石墨遇水不產生氫氣 | D. | C8K、C24K和C36K屬于同素異形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選項 | 實驗 | 現象 | 結論 |
A | 向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至過量 | 紫色消失 | H2O2在該反應中作還原劑 |
B | 溶有SO2的BaCl2溶液中通入氣體X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X一定是Cl2 |
C | 向FeBr2和KSCN混合溶液中滴入少量新制氯水,再加入CCl4混合振蕩、靜置 | 有機相呈紅棕色,水相呈無色 | Fe2+的還原性大于Br- |
D | 鋁絲用砂紙打磨后,放在冷的濃硝酸中浸泡一段時間后,放入CuSO4溶液中 | 鋁絲表面變紅色 | 鋁可從銅鹽溶液中置換出銅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④⑥ | B. | ①③④⑤⑥ | C. | ②③⑤⑥ | D. | ③④⑤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L 0.1mol•L-1 NaAlO2溶液中AlO2-數為0.1NA | |
B. | 4.48L N2與CO的混合物中所含分子數為0.2NA | |
C. | 1.2g金剛石所含共價鍵數為0.2NA | |
D. | 12.5mL 16mol•L-1濃硫酸與足量銅反應,轉移電子數為0.2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