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①為蒸餾燒瓶,②為冷凝管;
(2)容量瓶、分液漏斗帶有活塞或瓶塞,需要檢查是否漏水;
(3)溴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較在水中大,并且四氯化碳和水互不相溶,可用萃取的方法分離,接著可用分液方法將兩層液體分開,再用蒸餾的方法分餾得到四氯化碳;
(4)①配制順序是:計算→量取→稀釋、冷卻→移液→定容→搖勻→裝瓶→貼簽,一般用量筒量取(用到膠頭滴管)稱量,在燒杯中稀釋,冷卻后轉移到250mL容量瓶中(沒有210mL容量瓶),并用玻璃棒引流,轉移完畢,用少量蒸餾水洗滌燒杯及玻璃棒2~3次并將洗滌液全部轉移到容量瓶中,再加適量蒸餾水,當加水至液面距離刻度線1~2cm時,改用膠頭滴管滴加,使溶液的凹液面的最低點與刻線相平,塞好瓶塞,反復上下顛倒搖勻;
②實驗室沒有210mL的容量瓶,應配制250mL,根據溶液稀釋前后溶質質量不變計算;
③分析操作對溶質物質的量、溶液體積的影響,結合c=$\frac{n}{V}$分析對溶液濃度的影響.
解答 解:(1)儀器①為蒸餾燒瓶,儀器②為冷凝管,
故答案為:蒸餾燒瓶;冷凝管;
(2)蒸餾燒瓶、冷凝管不需要檢查是否漏水,因蒸餾裝置,加熱時產生氣體,故需檢查氣密性,容量瓶、分液漏斗帶有活塞或瓶塞,需要檢查是否漏水,
故答案為:③④;
(3)溴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較在水中大,并且四氯化碳和水互不相溶,可用萃取的方法分離,接著可用分液方法將兩層液體分開,再用蒸餾的方法分餾得到溴與四氯化碳,萃取劑應滿足:常溫下為液態、Br2在其中溶解程度大、與水互溶程度小、與Br2不反應,
故答案為:Ⅱ;萃取分液;Ⅰ;蒸餾;ACE;
(4)①配制順序是:計算→量取→稀釋、冷卻→移液→定容→搖勻→裝瓶→貼簽,一般用量筒量取(用到膠頭滴管)稱量,在燒杯中稀釋,冷卻后轉移到250mL容量瓶中(沒有210mL容量瓶),并用玻璃棒引流,轉移完畢,用少量蒸餾水洗滌燒杯及玻璃棒2~3次并將洗滌液全部轉移到容量瓶中,再加適量蒸餾水,當加水至液面距離刻度線1~2cm時,改用膠頭滴管滴加,使溶液的凹液面的最低點與刻線相平,塞好瓶塞,反復上下顛倒搖勻,
所以儀器除量筒、燒杯、玻璃棒、膠頭滴管等外,還需要250mL容量瓶,圖中沒有提供250mL容量瓶,
故答案為:無;250mL容量瓶,
②實驗室沒有210mL的容量瓶,應配制250mL,設需要98%H2SO4的體積為VmL,根據溶液稀釋前后溶質質量不變,則VmL×1.84g/cm3×98%=0.25L×0.18mol•L-1×98g/mol,解得V=2.4,
故答案為:2.4;
③A.用相同裝置配制過0.10mol/L的硫酸溶液后,未清洗即進行此實驗的配制,容器壁上會沾有硫酸,導致所配溶液濃度偏高,故選;
B.移液時未對燒杯和玻璃棒進行洗滌,移入容量瓶中的硫酸偏少,所配溶液濃度偏低,故不選;
C.定容時仰視刻度線,液面在刻度線上方,所配溶液體積偏大,導致溶液濃度偏低,故不選;
D.顛倒搖勻后發現液面低于刻度線,溶液殘留在瓶塞與瓶口之間,但未加水至刻度線,不影響溶液濃度,故不選,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物質的分離提純、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配制,屬于拼合型題目,側重對基礎知識的鞏固,難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乙烷 | B. | 丙烷 | C. | 正丁烷 | D. | 異戊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汽油是純凈物,乙醇汽油是混合物 | |
B. | 塑料、橡膠、纖維是三種重要的有機高分子材料 | |
C. | 變質的油脂有難聞的特殊氣味,是因為油脂發生了加成反應 | |
D. | 乙烯、植物油和苯都能與氫氣發生加成反應,是因為其結構中都含有碳碳雙鍵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V(B)=0.6 mol/(L•min) | B. | V(A)=0.3 mol/(L•min) | ||
C. | V(B)=0.02/(L•S) | D. | V(C)=0.5 mol/(L•min)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 B. | x+y>z | ||
C. | B的轉化率提高 | D. | C的體積分數增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Fe3+、NO${\;}_{3}^{-}$、SCN-、CO${\;}_{3}^{2-}$ | B. | Fe2+、H+、Cl-、ClO- | ||
C. | Mg2+、Na+、CH3COO-、SO${\;}_{4}^{2-}$ | D. | Na+、AlO${\;}_{2}^{-}$、Cl-、HCO${\;}_{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