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族 周期 | IA | ⅡA | III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0族 |
1 | ① | |||||||
2 | ② | ③ | ④ | |||||
3 | ⑤ | ⑥ | ⑦ | ⑧ | ⑨ | |||
4 | ⑩ |
分析 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知,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分別是H、N、O、Ne、Na、Mg、Al、S、Cl、K元素,
(1)0族元素最外層均達到了穩定結構,故最不活潑;電子層越多,原子半徑越大;
(2)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其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強;金屬性越強,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合物的堿性越強;Al的氫氧化物具有兩性;
(3)電子層結構相同的離子中,離子半徑隨著原子序數的增大而減;電子層越多,離子半徑越大;
(4)⑤和③形成的A2B2型化合物為過氧化鈉,含離子鍵和共價鍵;
(5)單質間的置換反應能比較非金屬性,以此來解答.
解答 解: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知,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分別是H、N、O、Ne、Na、Mg、Al、S、Cl、K元素,
(1)Ne的最外層電子為8,達到了穩定結構,故最不活潑元素為Ne,K的電子層最多,K的原子半徑最大,故答案為:Ne;K;
(2)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其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強,這幾種元素中非金屬性最強的元素是O元素,但O元素沒有最高正化合價,酸性最強的化合物為HClO4,元素的金屬性越強,其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堿性越強,金屬性最強的元素是K元素,則堿性最強的化合物是KOH,具有兩性的是氫氧化鋁,
故答案為:HClO4;KOH;Al(OH)3;
(3)⑦、⑧、⑨、⑩四種元素的簡單離子的離子半徑從大到小的順序是S2->Cl->K+>Al 3+,故答案為:S2->Cl->K+>Al 3+;
(4)⑤和③形成的A2B2型化合物為Na2O2,其電子式為為,含離子鍵,為離子化合物,
故答案為:;離子化合物;
(5)單質間的置換反應能確定氧化性強弱,即非金屬性Cl>S,故氯氣能置換硫化鈉中的S生成單質S,反應為H2S+Cl2=2HCl+S,
故答案為:H2S+Cl2=2HCl+S.
點評 本題考查位置、結構與性質的關系,為高頻考點,把握元素的位置、性質、元素周期律為解答的關鍵,側重分析與應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識的應用,題目難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乙烯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 |
B. | 乙烯與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應 | |
C. | 苯與濃硝酸和濃硫酸的混合液加熱反應 | |
D. | 在苯中滴入溴水,溴水層變無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液溴和苯分別受熱變為氣體 | B. | 干冰和氯化銨分別受熱變為氣體 | ||
C. | 二氧化硅和NaCl分別受熱熔化 | D. | 食鹽和葡萄糖分別溶解在水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原混合溶液中的n(CO32-):n(AlO2-)=2:1 | |
B. | a點溶液中:c(HCO3-)+c(H2CO3)+c(H+)=c(OH-) | |
C. | b點溶液中濃度順序為:c(Cl-)>c(HCO3-)>c(CO32-)>c(OH-) | |
D. | d→e的過程中水的電離程度逐漸減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雜化軌道全部參加形成化學鍵 | |
B. | 雜化前后的軌道數不變,但軌道的形狀發生了改變 | |
C. | sp3、sp2、sp雜化軌道的夾角分別為109°28′、120°、180° | |
D. | 四面體形、三角錐形的結構可以用sp3雜化軌道解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丙烷和丙烯:分別通入酸性KMnO4溶液 | |
B. | 乙醇和乙酸:分別滴加NaOH溶液 | |
C. | 苯和四氯化碳:分別加水后靜置 | |
D. | 棉花織品和羊毛織品:分別燃燒聞氣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