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據HNMR譜中兩個峰面積比為3:1判斷含有等效氫原子種類及數目,再結合分子式C4H8寫出滿足條件的結構簡式;
(2)判斷有機物的命名是否正確或對有機物進行命名,其核心是準確理解命名規范:
烷烴命名原則:
①長--選最長碳鏈為主鏈;
②多--遇等長碳鏈時,支鏈最多為主鏈;
③近--離支鏈最近一端編號;
④小--支鏈編號之和最小.看下面結構簡式,從右端或左端看,均符合“近-----離支鏈最近一端編號”的原則;
⑤簡--兩取代基距離主鏈兩端等距離時,從簡單取代基開始編號.如取代基不同,就把簡單的寫在前面,復雜的寫在后面.
有機物的名稱書寫要規范;含有官能團的有機物命名時,要選含官能團的最長碳鏈作為主鏈,官能團的位次最小.
解答 解:(1)分子式為C4H8的烴,核磁共振氫譜圖中有兩個吸收峰,峰面積比為3:1,說明分子中存在兩種H原子,且個數比為3:1,則可能的結構簡式為:或
;
故答案為:或
;
(2)①選取含碳碳雙鍵在內的最長碳鏈,包含支鏈最多,離雙鍵近的一端給主碳鏈編號,得到名稱為:2-乙基-3-甲基-1-丁烯,故答案為:2-乙基-3-甲基-1-丁烯;
②選取含取代基最多的最長的主碳鏈,離取代基近的且取代基位次和最小的一端給主碳鏈編號,寫出名稱為:2,2,3,5-四甲基己烷,故答案為:2,2,3,5-四甲基己烷.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同分異構體的判斷、烷烴、烯烴的系統命名方法分析應用,涉及核磁共振氫譜的知識和命名原則的熟練掌握,題目難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江西省高三上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某同學設計如下圖所示裝置來試驗用粗鐵粒與某濃度稀硝酸反應制取NO氣體。
(1)當打開開關a,關閉開關b時,A中干燥管中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 ,燒杯B中盛的是 溶液。當 時關閉開關a,打開開關b,此時C中用排水法收集NO氣體。當C中收滿氣體后,關閉開關b,裝置A中觀察到的現象是① ;② 。
(2)將a mol Fe與含b mol HNO3的稀溶液充分反應后,若硝酸的還原產物只有NO。試討論分析燒杯A中最后溶液的主要陽離子組成及其物質的量,將結果填入下表未完成的空格中。
a/b取值范圍 | 最終溶液中的主要陽離子及其物質的量 |
<1/4 | |
=1/4 | a mol Fe3+ |
大于1/4小于3/8 | |
=3/8 | a mol Fe2+ |
>3/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江西省高三上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向下圖裝置中緩慢地通入氣體X,若關閉活塞K,則品紅溶液無變化,而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若打開活塞K,則品紅溶液退色,加熱后又恢復紅色.據此判斷氣體X和洗氣瓶內溶液Y分別可能是
A | B | C | D | NO2 | HCl | SO2[來 | |
Y | Na2SO3溶液 | 水 | Na2SO3溶液 | 飽和NaHCO3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滴定 次數 | 待測溶液的體積/mL | 標準溶液的體積/mL | |
滴定前刻度 | 滴定后刻度 | ||
1 | 25.00 | 1.02 | 21.03 |
2 | 25.00 | 2.00 | 20.80 |
3 | 25.00 | 0.20 | 20.19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v(NH3)=$\frac{2}{3}$v(H2O) | B. | v(O2)=$\frac{6}{5}$v(H2O) | C. | v(NH3)=$\frac{5}{4}$v(O2) | D. | v(O2)=$\frac{4}{5}$v(N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