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實驗①生成HIO3時發生的反應為:I2+5 Cl2+6 H2O=2 HIO3+10 HCl | |
B. | 實驗②中當CCl4層變成紅棕色時可通過萃取分液的方法獲得Br2的CCl4溶液 | |
C. | 根據上述實驗可得出Cl2、Br2、I2的氧化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Cl2>Br2>I2 | |
D. | 根據上述實驗可得出Cl2、HIO3、HBrO3氧化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HBrO3>Cl2>HIO3 |
分析 A.由繼續向試管中滴加氯水,振蕩,CCl4層會逐漸變淺,最后變成無色(生成了HIO3)可知,氯氣可氧化碘單質;
B.由盛有KBr溶液的試管中加入少許CCl4后滴加氯水,CCl4層變成紅棕色可知,溴易溶于四氯化碳;
C.由氧化劑的氧化性大于氧化產物的氧化性可知,①中氧化性為Cl2>I2,②中氧化物為Cl2>Br2;
D.由①②中繼續滴加氯水的現象及氧化劑的氧化性大于氧化產物的氧化性判斷.
解答 解:A.由繼續向試管中滴加氯水,振蕩,CCl4層會逐漸變淺,最后變成無色(生成了HIO3)可知,氯氣可氧化碘單質,發生離子反應為I2+5Cl2+6 H2O=2 HIO3+10HCl,故A正確;
B.由盛有KBr溶液的試管中加入少許CCl4后滴加氯水,CCl4層變成紅棕色可知,溴易溶于四氯化碳,則可通過萃取分液的方法獲得Br2的CCl4溶液,故B正確;
C.由氧化劑的氧化性大于氧化產物的氧化性可知,①中氧化性為Cl2>I2,②中氧化物為Cl2>Br2,不能比較Br2、I2的氧化性,故C錯誤;
D.由①②中繼續滴加氯水的現象及氧化劑的氧化性大于氧化產物的氧化性可知,氧化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HBrO3>Cl2>HIO3,故D正確;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化學實驗方案的評價,為高頻考點,把握物質的性質、發生的氧化還原反應、氧化性比較方法為解答的關鍵,側重分析與實驗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識與實驗的結合,題目難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兩性氫氧化物 | Al(OH)3 | Ga(OH)3 |
酸式電離常數Kia | 2×10-11 | 1×10-7 |
堿式電離常數Kib | 1.3×10-33 | 1.4×10-3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化學式 | 電離常數 |
HClO | Ki=3×10-8 |
H2CO3 | Ki1=4.3×10-7 |
Ki2=5.6×10-11 |
A. | 84消毒液(有效成分為NaClO)能殺菌的原因:2ClO-+H2O+CO2→2HClO+CO32- | |
B. | 25°C時,0.1 mol/L NaClO的pH大于0.1 mol/LNaHCO3的pH | |
C. | 25°C時,0.1 mol/L NaClO的pH大于0.1 mol/L Na2CO3的pH | |
D. | 0.1 mol/L NaClO和0.1 mol/L NaHCO3溶液中:c(ClO-)>c(HCO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紫外線、飽和Na2SO4、CuSO4溶液、福爾馬林等作用下,蛋白質均會發生變性 | |
B. | 油脂屬于高分子化合物,是混合物 | |
C. | 在一定條件下,氨基酸之間能發生反應,合成更加復雜的化合物 | |
D. | 檢驗淀粉在稀硫酸催化條件下水解產物的方法是:取適量水解液于試管中,加入少量新制Cu(OH)2懸濁液,加熱,觀察是否有磚紅色沉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