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元素的核外電子數和電子層數相等 |
B元素原子的核外p電子數比s電子數少1 |
C原子的第一至第四電離能如下: |
I1=738kJ•mol-1 I2=1451kJ•mol-1 I3=7733kJ•mol-1 I4=10540kJ•mol-1 |
D原子核外所有p軌道全滿或半滿 |
E元素的主族序數與周期數的差為4 |
F是前四周期中電負性最小的元素 |
G在周期表的第七列 |
分析 A、B、C、D、E為短周期主族元素,F、G為第四周期元素,它們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A元素的核外電子數和電子層數相等,則A為H元素;B元素原子的核外p電子數比s電子數少1,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3,故B為N元素;由C原子的第一至第四電離能數據可知,第三電離能劇增,故C表現+2價,處于ⅡA族,原子序數大于N元素,故C為Mg元素;D處于第三周期,D原子核外所有p軌道全滿或半滿,最外層排布為3s23p3,故D為P元素;E處于第三周期,E元素的主族序數與周期數的差為4,E處于第ⅦA族,故E為Cl元素;F是前四周期中電負性最小的元素,F為第四周期元素,故F為K元素;G在第四周期周期表的第7列,G為Mn元素.
解答 解:A、B、C、D、E為短周期主族元素,F、G為第四周期元素,它們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A元素的核外電子數和電子層數相等,則A為H元素;B元素原子的核外p電子數比s電子數少1,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3,故B為N元素;由C原子的第一至第四電離能數據可知,第三電離能劇增,故C表現+2價,處于ⅡA族,原子序數大于N元素,故C為Mg元素;D處于第三周期,D原子核外所有p軌道全滿或半滿,最外層排布為3s23p3,故D為P元素;E處于第三周期,E元素的主族序數與周期數的差為4,E處于第ⅦA族,故E為Cl元素;F是前四周期中電負性最小的元素,F為第四周期元素,故F為K元素;G在第四周期周期表的第7列,G為Mn元素.
(1)NH5為離子化合物,是由NH4+與H-兩種粒構成,電子式為,
故答案為:;
(2)B為N元素,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ns2np3,基態原子中能量最高的電子處于2p能級,有3個電子,其電子云在空間有3個方向,原子軌道呈啞鈴形,
故答案為:3,啞鈴;
(3)某同學根據上述信息,推斷C基態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為,該同學所畫的電子排布圖中3s能級中2個電子自旋方向相同,違背了泡利原理,
故答案為:泡利原理;
(4)G為Mn元素,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63d54s2,位于第四周期第ⅦB族,最后填充的為d電子,為d區元素,
故答案為:ⅦB;d;1s22s22p63s23p63d54s2;
(5)檢驗K元素的實驗方法是:焰色反應,
故答案為:焰色反應.
點評 本題考查結構性質與位置關系、核外電子排布規律、電離能等,難度中等,推斷元素是解題的關鍵,注意基礎知識的掌握.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電解質溶液質童增加6.4g | B. | 陰極質量增加6.4g | ||
C. | 陰極增加的質量小于6.4g | D. | 溶液中Cu2+濃度完全保持不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Na2O2 Al2(SO4)3 MgCl2 KCl | |
B. | BaCl2 Na2SO4 (NH4)2SO4 KOH | |
C. | AgNO3 NaCl KCl CuCl2 | |
D. | Fe2(SO4)3 NaOH 稀硫酸 NH4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食鹽加碘所添加的是碘酸鉀 | |
B. | 油脂既能為人體提供熱量,又能提供人體必需脂肪酸 | |
C. | 棉花、羊毛及合成纖維完全燃燒都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 |
D. | 蛋白質遇飽和硫酸銨溶液產生的沉淀能重新溶于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