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河南鶴壁中學09-10學年高二下學期第一次考試地理 題型:選擇題
工業區不斷向市區外緣移動,是出于哪種考慮:
①為了降低生產成本 ②為了保護城市生態環境
③為了尋求交通方便的條件 ④為了加強城市經濟實力,拓寬城市地域范圍
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河南鶴壁中學09-10學年高二下學期第一次考試地理 題型:選擇題
下圖是我國某地生態農業系統圖。讀圖,回答以下2題。
1.圖中各字母代表的含義,正確的是
①a一糧食 ②b一養禽 ③c一秸稈 ④d一發電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關于該地農業生態系統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有利于實現有機質還田,增加土壤肥力
②加劇農村燃料、飼料、肥料相爭的矛盾
③有利于改善農業產業結構,提高農民生活質量
④增加農業生產成本,降低勞動生產率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河南鶴壁中學09-10學年高二下學期第一次考試地理 題型:選擇題
近年來我國舟山漁場實施了伏季休漁制度,其主要目的是
A、實現漁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
B、避免高溫作業
C、避免臺風等自然災害襲擊
D、避免赤潮發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河南鶴壁中學09-10學年高二下學期第一次考試地理 題型:選擇題
我國許多大城市對工程建設項目能否立項建設實施論證,其執行的環境管理制度是
A、環境影響評價制度
B、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
C、城市綜合定量考核制度
D、污染限期治理制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河南鶴壁中學09-10學年高二下學期第一次考試地理 題型:選擇題
近幾年,北京郊區的農村在秋收以后,某些農作物的秸桿并不挖掉,而是等到第二年春耕之前挖掉,這種做法的最主要好處是
增加土壤有機質,提高肥力
B.涵養水源
C.防風固土,減輕土壤侵蝕和沙塵天氣的危害
D.可以抽出時間種植反季節蔬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河南鶴壁中學09-10學年高二下學期第一次考試地理 題型:綜合題
分析下表中我國北方某糧食產區1970年和1980年有關資料統計情況,解答相應問題。
|
耕地面積(萬公頃) |
森林草地覆蓋率(%) |
氣溫年較差 (℃) |
年降水量(毫米) |
河流含沙量 (%) |
糧食總產量(萬千克) |
人口(萬) |
1970年 |
4 |
18 |
33 |
4 30 |
1.5 |
9600 |
30 |
1980年 |
4.4 |
10 |
38 |
370 |
4. 5 |
9900 |
35 |
(1)該地區1970—1980年內土地利用構成明顯的變化是:耕地增長了約 %。
(2)該地區植被、氣候、水文等自然環境的變化主要表現為 。
(3)在這10年中,該地區每公頃平均產糧的變化及其原因
人均產糧的變化及其原因 。
(4)堅持可持續發展,改善該地區環境狀況急需采取的措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河南鶴壁中學09-10學年高二下學期第一次考試地理 題型:綜合題
讀歐洲工業廢氣擴散圖,回答:
(1)下述國家中,工業廢氣污染嚴重的國家是 、 等。
西班牙
B.瑞士 C.英國
D.德國 E.意大利
F.芬蘭
(2)工業廢氣向 方向擴散,是由于 (氣流)的影響。
(3)排放的工業廢氣主要是
(4)這些工業廢氣大量排放,使大氣污染加重,他們對大氣環境產生的影響分別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河南鶴壁中學09-10學年高二下學期第一次考試地理 題型:材料閱讀
我國生物燃料乙醇項目是在“十五”期間提出的。近期,國家發改委發出緊急通知:要求積極穩妥地推動生物燃料乙醇產業發展,維護國家糧食安全。
資料1:見下圖。
資料2:見表1和下圖。
表1:2000-2003年我國糧食供需狀況
年份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總產量(億噸) |
4.62 |
4.53 |
4.57 |
4.31 |
總需求(億噸) |
4.79 |
4.83 |
4.88 |
4.93 |
供需平衡(億噸) |
-0.17 |
-0.30 |
-0.31 |
-0.62 |
注:供需平衡=供給量-需求量 |
根據上述資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1)-(5)題。
(1)1996-2003年,我國耕地數量總體上呈明顯的______趨勢。就各地區耕地數量占全國的比例來看,增加幅度最大的是_____ 地區,下降幅度最大的是_____地區。
(2)在非農建設用地中,占用耕地數量最多的類型是________。
(3)2000-2003年,我國糧食生產總量呈____________趨勢。
(4)1950-1960年,J省玉米種植重心向________方向移動;1960年以后,J省玉米種植重心的總體移動方向是________。
(5)你認為我國糧食燃料乙醇工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河南鶴壁中學09-10學年高二下學期第一次考試地理 題型:材料閱讀
![]() |
材料一:如下圖為世界能源消費構成比例變化圖。
材料二:日本能源安全情況(1973年和2000年)
|
1973年 |
2000年 |
能源進口依賴率(%) |
89.4 |
81.0 |
石油消費比重(%) |
77.4 |
53.0 |
進口中東石油占進口石油比例(%) |
79 |
82 |
材料三:中東的動蕩局勢和美國對中東石油的壟斷使得日本開始重視從其他地區進口石油。日本如果能夠鋪設通往俄羅斯的石油管道,那么俄羅斯每天向日本出口100萬桶石油,日本對中東石油的依賴度就可以降低到65%。
⑴從材料一可看出,30年后天然氣的消費比重將超過石油,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⑵材料三是日本針對它的什么能源安全問題而作出的努力?
⑶結合材料二和材料三,從地理角度思考,我國可以從日本能源安全情況的變化中得到哪些啟示?
(4)中國已經成為石油凈進口國。下列措施中,從“開源”方面能有效保證我國石油安全的是( )
①在海外大力投資石油的開發和經營 ②加速國內石油資源的勘探與開發
③建立國家石油戰略儲備庫 ④建立多元化的石油進口渠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河南省鶴壁高中09-10學年高一下學期第一次段考 題型:單選題
讀1984—1995年我國流動人口數量的變動圖,完成以下3題。
1.從圖中可看出,這一時期我國流動人口數量的變化趨勢是( )
A.穩定上升 B.波動上升 C.穩定下降 D.沒有變化
2.這一時期我國人口遷移的主要方向是( )
由山區到農村的人口遷移 B.由農村到城市的人口遷移
C.由城市到城市的人口遷移 D.由城市到農村的人口遷移
3.促使我國這種人口大量流動的根本原因是( )
大量農村勞動力閑置
B.1984年,國家放寬對農民進入小城鎮落戶等政策
C.城鄉地區之間巨大的收入差距
D.城市生活環境質量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