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09-2010學年度銀川一中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 題型:選擇題
下圖表示某種農產品生產和銷售的一般模式,讀圖完成1-3題。
1.階段I鮮花和蔬菜產區的主要區位因素是
A.地形平坦 B.距城區近 C.氣候優越 D.水源充足
2.階段II鮮花和蔬菜產區的區位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城市用地規模的擴大
B.城市人口的增加
C.交通便利及保鮮、冷藏技術的發展
D.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
3.若甲城市在河北省,乙城市在廣東省,則階段II運量最大的季節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9-2010學年度銀川一中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 題型:選擇題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1-2題。
材料一 綠色和平組織于2006年8月17日發表的報告顯示,在美國被人廢棄的電腦等電器,嚴重污染了中國和印度的環境。因為這些廢棄物含有大量毒素,被廢置在了多個東方國家,特別是中國和印度。
材料二 近年來,日本派專家幫助中國防治酸雨,韓國公民自發組織到北京西郊植樹。
1.材料一說明美國違反了可持續發展原則中的
A.公平性原則 B.持續性原則 C.共同性原則 D.所有原則
2.材料二說明了
①環境問題可能會影響到周邊的國家和地區②發達國家將污染工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
③污染物質具有殘留性 ④解決環境問題需要國際協作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9-2010學年度銀川一中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 題型:選擇題
下圖為某地生態園的生產體系示意圖,讀圖回答1—2題。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生產體系的主導企業污染大氣嚴重 B.該生產體系的主導企業靠近消費市場
C.該圖中的農業地域類型屬混合農業 D.該生產體系的主導企業靠近原料產地
2.該生態園
A.實現了生產的完全無污染物排放 B.增加了甘蔗的生產成本
C.擺脫了生產季節性和地域性 D.實現了生產過程能量和資源的梯級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9-2010學年度銀川一中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 題型:選擇題
關于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城市化特點的錯誤敘述是
。粒l達國家起步早,發展中國家起步晚
B.發達國家發展快,發展中國家發展慢
C.發達國家水平高,發展中國家水平低
。模l達國家出現逆城市化現象,發展中國家城市發展不合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9-2010學年度銀川一中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 題型:選擇題
隨著人類文明的演變,人地關系的認識水平也在變化。下列關于不同時期人地關系思想的敘述,正確的是
A.采獵文明時期——改造自然 B.工業文明時期——崇拜自然
C.農業文明時期——征服自然 D.現代文明時期——謀求人地協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9-2010學年度銀川一中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 題型:選擇題
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最重要指標是
A.城市的人口規模大小 。拢鞘械挠玫匾幠4笮
C.大城市數量的多少 D.城市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9-2010學年度銀川一中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 題型:選擇題
日本、荷蘭、比利時等國家環境人口容量較高的原因是
A.土地、礦產資源豐富 B.氣候適宜
C.人口素質較高 D.大量利用了其他國家的資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9-2010學年度銀川一中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 題型:選擇題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后一直為人口遷入區的是
A.歐洲、南美洲 B.西歐、西亞 C.南美洲、大洋洲 D.東南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9-2010學年度銀川一中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 題型:綜合題
下面為“某大城市1968年、1990年、2000年的同比例尺平面示意圖”,比較三圖,回答問題:(8分)
⑴該城市從1968年到1990年城市的變化特征是: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該城市從1990年到2000年城市的變化特征是: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09-2010學年度銀川一中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 題型:綜合題
“我國北方某城鎮周圍農業布局圖”回答:
(1)在A、B、C、D四處發展棉花、水果、蔬菜和乳牛生產,則:
A處宜發展______ 。B處適宜發展______生產,其自然條件是靠近__ __,社會經濟條件是接近 _______C處宜發展____ __生產,D處宜發展__ ___生產。
(2)這里的蔬菜區為了滿足城鎮居民冬季也能吃到新鮮蔬菜,應推廣______生產,改善作物生長的____ ___因素,生產反季節蔬菜。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