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為“某大城市1968年、1990年、2000年的同比例尺平面示意圖”,比較三圖,回答問題:(8分)
⑴該城市從1968年到1990年城市的變化特征是: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該城市從1990年到2000年城市的變化特征是: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區位指向示意圖(圖3),回答下面試題
6.圖中①表示市中心,②表示中心城市產業園,③表示臨近中心城市的衛星鎮。大企業不同部門的主要布局區位指向分別是:
A.①核心生產部門②次要生產部門③管理和研發部門
B.①次要生產部門②管理和研發部門③核心生產部門
C.①管理和研發部門②次要生產部門③主要生產部門
D.①管理和研發部門②主要生產部門③次要生產部門
7.如果該圖表示經濟發達國家的城市功能分區,下列布局最合理的是
A.①高級住宅區②低級住宅區③中心商務區
B.①高級住宅區②中心商務區③低級住宅區
C.①中心商務區②低級住宅區③高級住宅區
D.①低級住宅區②中心商務區③高級住宅區
8.如果圖中的圓心為19世紀歐洲某平原城鎮,且該城鎮的一切物質和能源均來自于周圍的農業帶,當時的交通工具只有馬車,在僅考慮運輸成本的情況下,布局最合理的是:
A.①蔬菜、果品、鮮奶圈②林業圈③谷物農業圈
B.①蔬菜、果品、鮮奶圈②谷物農業圈③林業圈
C.①谷物農業圈②蔬菜、果品、鮮奶圈③林業圈
D.①林業圈②蔬菜、墨品、鮮奶圈③谷物農業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PM10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10微米的可吸入顆粒物,它是目前我國各城市大氣環境的首要污染物,對城市大氣質量起到決定性影響。下面是我國南部某沿海城市(甲)2001~2002年兩年內PM10的觀測材料。根據所提供材料,分析回答有關問題。
材料一 我國南部某沿海城市(甲)四個PM10監測點位置圖(下圖),監測點分別為A、B、C、D。
材料二 PM10濃度數據統計結果(單位:mg·m-3)。
監測點 | 最大值 | 最小值 | 平均值 |
A | 0.162 | 0.010 | 0.062 |
B | 0.178 | 0.006 | 0.057 |
C | 0.178 | 0.012 | 0.061 |
D | 0.220 | 0.011 | 0.074 |
材料三 高空間分辨率遙感影像分類和植被覆蓋比數據(%)。
監測點 | 林地 | 草地 | 建筑用地 | 裸地 | 水體 | 其他 |
A | 38.6 | 14.13 | 12.33 | 11.25 | 23.69 | 2.24 |
B | 47.7 | 11.81 | 9.33 | 5.43 | 25.73 | 4.03 |
C | 51.8 | 10.65 | 9.86 | 7.75 | 19.94 | 3.55 |
D | 31.7 | 24.83 | 16.95 | 12.37 | 14.15 | 1.93 |
(1)A、B、C、D四個監測點中空氣質量最好的是哪一個?簡要分析其原因。
(2)根據以上圖文材料思考,要進一步提高甲城市的大氣環境質量,你認為應采取哪些針對性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PM10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10微米的可吸入顆粒物,它是目前我國各城市大氣環境的首要污染物,對城市大氣質量起到決定性影響。下面是我國南部某沿海城市(甲)2001~2002年兩年內PM10的觀測材料。根據所提供材料,分析回答有關問題。
材料1:我國南部某沿海城市(甲)四個PM10監測點位置圖(下圖),監測點分別為A、B、C、D。
材料2:PM10濃度數據統計結果(單位:mg·m-3)。
監測點 | 最大值 | 最小值 | 平均值 |
A | 0.162 | 0.010 | 0.062 |
B | 0.178 | 0.006 | 0.057 |
C | 0.178 | 0.012 | 0.061 |
D | 0.220 | 0.011 | 0.074 |
材料3:高空間分辨率遙感影像分類和植被覆蓋比數據(%)。
監測點 | 林地 | 草地 | 建筑用地 | 裸地 | 水體 | 其他 |
A | 38.6 | 14.13 | 12.33 | 11.25 | 23.69 | 2.24 |
B | 47.7 | 11.81 | 9.33 | 5.43 | 25.73 | 4.03 |
C | 51.8 | 10.65 | 9.86 | 7.75 | 19.94 | 3.55 |
D | 31.7 | 24.83 | 16.95 | 12.37 | 14.15 | 1.93 |
(1)A、B、C、D四個監測點中空氣質量最好的是哪一個?簡要分析其原因。
(2)根據以上圖文材料思考,要進一步提高甲城市的大氣環境質量,你認為應采取哪些針對性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江蘇省南通市2010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 題型:綜合題
選做題:請在 A 、 B 、 C 、 O 四題中選兩題作答,并在答題卡上把所選題目對應字母后的方框涂滿涂黑。如多做,則按所答的前兩題評分。
A.【海洋地理】 讀北海與南海示意圖(圖 22 ) ,分析回答相關問題。( 10 分)
( 1 )簡述北海與南海的海水溫度和鹽度上的差異 。( 2)南海擁有而北海沒有的海岸類型是 , 其原因是 。( 2 分)
( 3 )兩海域的資源優勢是 、 。( 2 分)
( 4 )南海海域多地震的原因 。( 2 分)
( 5 )南海周邊國家的 存在著重疊引發區域爭議,各國應以 分為依依據加以協商解決。( 2 分)
B.【 城鄉規劃】地理課外活動,是學生獲得地理知識的重要途徑之一。下面是A 城( 25°N , 117°E )某學校地理興趣小組幾次活動的階段成果。分析回答相關間題 (10分)
( 1 )圖 23 是該小組草繪的 A 城所在地區聚落分布示意圖,分析該地區公路選址的合理性 。
( 2 )圖 24 是該小組虛擬的 A 城市規劃草圖,結合圖 23 分析:
①A城市向 a 、 b 兩個方向發展的優勢條件 。( 4分)
② 規劃中的兩個工廠選址是否合理,為什么? 。( 3 分)
C .【旅游地理】 2010 年世博會在上海舉辦,促進了“長三角”地區旅游服務業的快速發展。讀長江三角洲地區。主要旅游城市分布圖(圖 25 )。結合所學知識回答相關問題。( 10 分)
(1)圖 25 中擁有世界遺產的城市是 、 。 ( 2 分)
(2)旅游業發展對經濟拉動作用的具體表現是 。
(3)旅游業將是江蘇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江蘇省發展旅游業的主要優勢條件是 。( 4 分)
D . 【 環境保護】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10 分)
2009 年 12 月 19 日,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大會在經過漫長的討論后閉幕,會議未能達成協議,但同意“記錄”美國、中國、印度、巴西和南非共同提出的哥本哈根協議。該協議設定了全球變暖不超過 2 ℃ 的目標,并重申了富國在 2020 年每年提供 1000 億美元幫助窮國應對氣候變化的目標。
(1)根據全球變暖成因與危害之間的關系,填出表格中各字母所表示的內容。( 4 分)
a ; b ; c ;d 。
( 2 )我國是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國家之一。其原因是 ,我國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措施有 。( 4 分)
( 3 )為推動本次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大會取得進展,中國政府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宣布了 2020 年單位 GDP 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 年下降 40 %到 45 %的目標。中國自主節能減排,促進環境保護,既是為全人類作出重大貢獻,也是對自身負責。這主要符合可持續發展的 原則和 原則。( 2 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