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3屆山東省兗州市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讀“中國東部雨帶示意圖”,完成各題。
1.根據雨帶在Ⅰ、Ⅲ地區的時間,可以推斷,在一般年份,雨帶推移至上海地區的時間大致是
A.4~6月 B.6~7月
C.6~8月 D.5~8月
2.如在7月以后,雨帶仍未推移進入Ⅰ地區,我國東部地區將可能產生災害的狀況是
A.南旱北澇 B.南北皆旱
C.南澇北旱 D.南北皆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3屆山東省兗州市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讀自然資源與人類活動的關系圖,完成各題。
1.近百年來,人類所定的銅礦石最低含銅量標準不斷降低,使銅礦可采儲量不斷增加,這反映了
A.自然資源之間的整體性特征 B.自然資源分布的地域差異性特征
C.銅礦資源具有可再生性 D.社會需求的增長和科學技術的進步
2.圖示外圍方框展現了人類與自然資源之間存在的激烈矛盾,而且愈演愈烈,圖中括號內所表現的內容是
A.資源的破壞與短缺 B.促進經濟的迅猛發展
C.新材料應運而生 D.環境污染嚴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3屆山東省兗州市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10分)下圖是地球光照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此圖表示_______半球。
(2)此圖所示日期是_______,北半球節氣是_______。
(3)圖中ABCD各點中,白晝最長的是______,白晝最短的是_____,二者相差______小時。
(4)圖中A、B、C、D四點中,線速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
(5)此時B點的地方時為 ,北京時間是 。
(6)此日全球的正午太陽高度分布規律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3屆山東省兗州市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10分)讀“某地多年平均氣候資料”表,完成下列各題。
某地多年平均氣候資料表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氣溫(℃) |
11.8 |
14.1 |
14.5 |
16.0 |
23.2 |
23.5 |
降水量(mm) |
61 |
85 |
63 |
36 |
12 |
5 |
月份 |
7 |
8 |
9 |
10 |
11 |
12 |
氣溫(℃) |
26.2 |
27.8 |
26.5 |
24.7 |
16.5 |
14.0 |
降水量(mm) |
3 |
8 |
16 |
19 |
28 |
77 |
(1)下圖中黑點是根據表中6月份的氣溫和降水資料畫出的,請仿照此點將1、4、7、10月份的資料畫在圖中。(4分)
(2)該地位于 (南、北)半球,判斷依據是 。(2分)
(3)根據資料描述該地降水的季節分配特點。(2分)
(4)該地屬 氣候,其典型植被是 。(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3屆山東省兗州市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10分)閱讀下列材料.分析完成問題。
為了響應黨中央西部大開發的號召,國家水利部已初步計劃今后十年內在西部修建小、微型集雨工程1700萬處,預計可以解決或改善2000多萬人飲水困難,增加灌溉和抗旱保苗補水面積4000多萬畝,人均收入增加500至1000元。
(1)從干濕地區看,西部地區屬于________和________區。(2分)
(2)下圖為水循環示意圖,據圖完成下列要求。
①我國西部地區的水循環類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②國家水利部集雨工程的實施,主要是對水循環的___ ___環節施加影響,此項工程的好處是__ __。(2分)
③各水循環環節中,能夠對H環節直接產生影響的環節是字母______。能夠使H的儲水量增大的條件有__ _____、__ ______、___ __。(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3屆山東省兗州市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10分)讀“我國北部地區自然帶分布略圖”,完成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各字母表示的自然帶名稱:(3分)
A. ;B. ;C. 。
(2)圖中自然帶的分布體現了 地域分異規律。這種地帶性的產生受 影響較大,同時也是在一定的 基礎上進行的。從全球來看,這種分布特征在 地區表現的特別明顯。(4分)
(3)A自然帶的氣候類型是 ,B自然帶的典型植被類型是 ,C自然帶野生動物生態習性的顯著特點是 。(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山東省兗州市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下圖是甘肅省以某種自然指標劃分出來的四大區域。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各題。
1.這四大區域的劃分指標是
A.積溫的多少 B.年降水量的多少
C.降水量和蒸發量的關系 D.年太陽輻射量的多少
2.有關于這四大區域的敘述,錯誤的是
A.區域界線是明確的 B.區域內部整體性突出
C.區域之間差異性突出 D.四大區域是相互聯系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山東省兗州市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許多展館的設計體現了參展國的自然特色和地域文化。如①非洲展館——樹木、沙漠……;②沙特阿拉伯展館——“生命的活力”;③尼泊爾展館——城市的靈魂、探索與思考;④中國——東方之冠。按上述序號,下列展館從左至右的正確排序是
A.④②①③ B.④①②③ C.④③①② D.③②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山東省兗州市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中國地域遼闊,地域特色鮮明,“各處食性之不同,由於習尚也。則北人嗜蔥蒜,滇黔湘蜀嗜辛辣品,粵人嗜淡食,蘇人嗜糖”。到清末時,魯菜、蘇菜、粵菜、川菜、浙菜、閩菜、湘菜、徽菜分化形成,共同構成中國的“八大菜系”。據此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1.不同的飲食文化體現了區域的
A.整體性特征 B.差異性特征 C.開放性特征 D.共同性特征
2.“八大菜系”形成的原因可能有
①地理、氣候、習俗、經濟、交通等諸多條件共同影響的結果
②是以物產這一自然條件為基礎的
③口味的差異是菜系發展的重要因素
④烹調方法的差別,也是形成菜系不可忽視的重要條件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屆山東省兗州市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我國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自然差異顯著,人類的生產活動也有很大不同。完成下列各題。
1.關于北方地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A.濕潤地區廣,水資源豐富 B.亞熱帶季風氣候廣布
C.糧食作物小麥、玉米為主 D.農作物生長期短于南方
2.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北方地區是我國主要的重工業地區和能源基地
B.北方地區有色金屬豐富,地形以山地為主
C.南方環境污染、洪澇災害、地形破碎是其發展的限制因素
D. 南方開放較早,工業化城市化快速推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