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 下圖為世界某區域,K城海拔1048米。這里的印第安人發現夏季整夜天存在并不完全黑下來的“白夜”現象。冬季常出現一種神奇的氣流,能使厚達10厘米左右的積雪在一天之內融化,因此稱之為“吃雪者”。
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吃雪者”形成的原因是( )
A. 暖流流經,增溫增濕
B. 反氣旋控制,盛行下沉氣流
C. 暖鋒過境,氣溫升高
D. 位于西風帶背風坡,氣流下沉
【2】該地夏天可以看到“白夜”現象的原因( )
A. 大氣散射作用
B. 晴天多,光照充足
C. 海拔高
D. 緯度高,有極晝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開拓于唐代的茶馬古道南路.從滇南的思茅(現為普洱)經大理過麗江直達西藏拉薩(如下圖所示)。束河古鎮是麗江壩子(山間小盆地)中保存完好的茶馬古道釋站,她是“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的重要組成部分。臺地茶是毀林開墾種植的茶樹.林下茶是在林間種植的茶樹,目前普洱茶產區中,林下茶正逐步被臺地茶所取代。
(1)推測束河古鎮成為茶馬古道驛站的主要原因。
(2)與林下茶相比.分析臺地茶在種植過程中對自然環境產生的不利影響。
(3)為實現"茶馬古道”云南段沿線地區脫貧致富,請提出合理化建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區域地形圖,R地分布兩片沼澤,時常發生季節性離合現象。此時為7月份。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7月①②兩河
A.降水充沛B.水能豐富
C.處于枯水期 D.處于結冰期
【2】次年1月,R地兩片沼澤可能發生的變化及主要原因是
A.分離,冰雪補給量小 B.連成一片,降水量大
C.分離,地下水補給少 D.連成一片,蒸發量大
【3】造成③④兩地景觀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A.太陽輻射 B.洋流性質 C.距海遠近 D.地形差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美國降水量分布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關于美國降水量的分布規律,描述最準確的是( )
A. 自東南向西北減少
B. 自東向西減少
C. 自南向北減少
D. 除了西北部狹窄地區外,自東南向西北減少
【2】對美國降水量分布、影響的分析正確的是( )
A. 說明美國降水水汽主要來自太平洋 B. 說明美國降水水汽主要來自大西洋
C. 說明東部有高大的南北走向山脈 D. 密西西比河中下游水量應當很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伶仃洋水域位于我國珠江口,周邊地區經濟發展迅速。下表為伶仃洋海岸線類型及長度統計表(km)。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1978年至今,伶仃洋水域
A.總岸線增長,水域面積縮小
B.人工岸線增長,自然岸線增長
C.總岸線縮短,水域面積擴大
D.人工岸線縮短,自然岸線縮短
【2】導致當地淤泥質海岸變動的主要原因是
A.海水侵蝕B.泥沙堆積
C.灘涂養殖D.填海造地
【3】自2003年后,伶仃洋紅樹林海岸變化趨勢說明當地
A.陸地面積減小B.生物生長加速
C.環保意識增強D.海面持續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 潛在蒸散表示在一定氣象條件下水分供應不受限制時,某一固定下墊面可能達到的最大蒸發蒸騰量。下圖示意中、乙、丙.丁四地多年平均日降水和潛在蒸散分布。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四地,夏季潛在蒸散呈較大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較少B.氣溫較高C.云量較多D.風速較小
【2】圖中四地,年實際蒸發量最少的是
A.甲B.乙C.丙D.丁
【3】丁地春季多雨的原因是
A.熱帶氣旋活躍B.空氣對流旺盛
C.東北信風控制D.鋒面長時滯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祁連山東部的河西走廊和天山南北盆地邊緣地區的綠洲是古代陸上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和通道,是現今“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必經之路。閱讀下列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歷史上,塔里木河的河水是來自盆地周邊的九大水系114條源流。由于人類活動與氣候變化等影響,到2008年與塔里木河干流還有地表水聯系的只有3條源流。
材料二:位于青海省和甘肅省邊界上的祁連山的冰雪融水,成為河西走廊綠洲農業灌溉的重要水源。
(1)據地理環境整體性原理,試分析材料一中塔里木河源流減少對周圍自然環境產生的不利影響。
(2)我國新疆地區氣候干旱,水資源短缺,而青藏高原素有“固體水庫”之稱。請是否可以用青藏高原的冰川解決新疆缺水問題?
(3)分析古代陸上“絲綢之路”選擇經過河西走廊的原因并評價河西走廊工業發展的區位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 攜帶大量泥沙和石塊的特殊洪流在山區溝口堆積形成的扇狀地貌稱為泥石流扇。下圖示意云南境內怒江北段地區泥石流扇分布。近年來.隨著人口增長.當地聚落向泥石流扇拓展。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圖示地區泥石流扇廣布的物質條件是
A.巖體破碎B.地形險峻
C.河流眾多D.降水集中
【2】當地聚落向泥石流扇拓展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平緩B.降水豐沛
C.河網稠密D.土壤肥沃
【3】下列泥石流防范措施.正確的是
①提高小流域植被覆蓋率
②在沖溝中堆放棄土棄渣
③發生時盡快向谷內躲避
④在溝道兩側修筑防護堤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大別山區屬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冬季氣候溫和,夏季高溫,雨量充 沛,水資源豐富。農民利用丘陵崗地的荒山草坡和河谷濕地牧草發展養牛業,堅持綠色放養,食用天然山草。 不使用飼料和抗生素,及其他促長的添加劑,保證牛肉的品質,是一種綠色環保有機牛肉。 大別山區地處國家貧困地區,當前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的關鍵時期,堅持以產業扶貧為路徑,大力發展養牛業。 通過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通過統一飼養品種、精準技術指導、集中收購加工,實現了產、供、銷一體化的生產經營,走出了一條創業創新綠色發展的新路子。
材料二:大別山地區略圖(如下圖)。
(1)分析大別山區盛產黃牛的主要原因。
(2)闡述大別山區黃牛產業化發展的有利條件。
(3)分析大別山區通過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對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有利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 蘋果是落葉喬木.樹冠高大,樹高可達15米。改革開放后,我國蘋果主產區經歷了由東向西的擴展過程。甘肅省慶陽市(107°E.36°N)海拔在1100米~1600米之間,農業原以糧棉種植為主,近年來把蘋果產業確定為當地農業的主導產業,通過引進先進技術,有序推進蘋裝矮化栽培(如下圖所示)。“慶陽蘋果”被評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與環渤海灣產區相比,慶陽種植蘋果的最主要優勢條件是
A.水熱充足B.光照充足
C.歷史悠久D.人工廉價
【2】蘋果矮化栽培的主要優點有
①適于密植,產量更大
②壽命更長,苗木成本低
③根系發達,不易倒伏
④管理方便,采摘成本低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為了促進該地蘋果產業進一步發展,可采取的對策有
A.創建更多蘋果品牌B.大量購買國外機械
C.限制農村土地流轉D.發展鮮果加工產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