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是美國降水量分布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關于美國降水量的分布規律,描述最準確的是( )
A. 自東南向西北減少
B. 自東向西減少
C. 自南向北減少
D. 除了西北部狹窄地區外,自東南向西北減少
【2】對美國降水量分布、影響的分析正確的是( )
A. 說明美國降水水汽主要來自太平洋 B. 說明美國降水水汽主要來自大西洋
C. 說明東部有高大的南北走向山脈 D. 密西西比河中下游水量應當很小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呼倫湖(左圖)位于呼倫貝爾草原西部,湖內有30余個泉點出露,其東岸、南岸有河流注入,是內蒙古第一大湖,被譽為“草原之腎”。右圖為1975~2011年呼倫湖水體面積變化示意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據材料可知( )
A. 1975~2011年水體面積持續減小
B. 1993年湖區降水量最大
C. 2000~2002年平均變化率最大
D. 2011年湖區蒸發量最小
【2】呼倫湖水體面積變化可能導致( )
①湖水鹽度增加 ②溫差增大 ③周邊草場退化 ④水土流失加劇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甲為歐洲年降水量和一月均溫0°C等溫線分布圖,圖乙為①②③三地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圖甲 圖乙
(1)說明圖甲中從倫敦至莫斯科年降水量的變化特點,并分析成因。
(2)圖乙分別表示倫敦、羅馬、莫斯科三地的氣溫和降水狀況,它們是倫敦 (填序號)、莫斯科 (填序號)、羅馬 (填序號)。其中,羅馬地區對應的自然帶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下圖表示某城市4個行政分區的人口數量、功能分區(分A、B、C三類功能區)、地租分布、網格代碼。同一行政分區內,若功能區相同則每一小方格人口數量相等,若功能區不同,則每一小方格人口數量依A:B:C按2:3:1比例而定。
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若功能區分布合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B類功能區為商業區、诮煌ㄍㄟ_度丙區最好
③網格代碼7、10、12人口數量相同、茉撌兄鲗эL向可能為偏南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若計劃在甲區內新建一個購物中心,綜合考慮人口和地租因素,所選最佳地點的網格代碼為
A.1B.2C.5D.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大別山區屬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冬季氣候溫和,夏季高溫,雨量充 沛,水資源豐富。農民利用丘陵崗地的荒山草坡和河谷濕地牧草發展養牛業,堅持綠色放養,食用天然山草。 不使用飼料和抗生素,及其他促長的添加劑,保證牛肉的品質,是一種綠色環保有機牛肉。 大別山區地處國家貧困地區,當前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的關鍵時期,堅持以產業扶貧為路徑,大力發展養牛業。 通過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通過統一飼養品種、精準技術指導、集中收購加工,實現了產、供、銷一體化的生產經營,走出了一條創業創新綠色發展的新路子。
材料二:大別山地區略圖(如下圖)。
(1)分析大別山區盛產黃牛的主要原因。
(2)闡述大別山區黃牛產業化發展的有利條件。
(3)分析大別山區通過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對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有利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圖1、圖2為“西藏地區不同發展模式下資源環境承載力對比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選項中,影響西藏地區環境承載力的首要因素最可能是( )
A.水資源B.土地資源C.經濟結構D.生活水平
【2】保持現有發展模式,西藏地區的人口合理容量應( )
A.小于0.04億B.介于0.04億到0.25億之間
C.介于4.05億到33.34億之間D.大于33.34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11月22日至28日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以下簡稱阿聯酋)的“國家創新周”。阿聯酋一直以來以產油著稱,政府在大力發展石化工業的同時,非常注重經濟發展的多樣化。阿聯酋在創新型經濟體排行中,位列阿拉伯國家第一位,被譽為中東地區經濟的“發動機”,下圖為阿聯酋和以色列所在區域簡圖。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阿聯酋被譽為中東地區經濟的“發動機”的主要原因是( )
A. 石油資源豐富,向世界能源市場提供大量能源
B. 地理位置優越,國家實力雄厚
C. 依靠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升級,促進了經濟發展
D. 國內市場廣闊,在中東地區具有巨大的影響力
【2】與以色列相比,阿聯酋農業發展最大的障礙是( )
A. 熱量B. 水源C. 技術D. 地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黃河中游古渡口分布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相較于其他河段,龍門渡至風陵渡河段渡口分布密集的原因是
A.交通量大B.流速慢C.水位高D.河道寬
【2】黃河中游沿岸未形成大城市的原因是
A.晉陜峽谷,河道擺動不穩
B.山高谷陡,人煙稀少
C.土壤貧瘠,物產稀少
D.戰亂頻繁,民不聊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德國慕尼黑大學的一位教授是這樣看待中國的:他首先把中國分成東部與西部,再分別分成南北兩部分,形成如圖四塊區域,并將這四塊命名為“銀色中國”、“金色中國”、“黃色中國”和“綠色中國”。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關于①②③④區域與其命名組合正確的是( )
A.“黃色中國” “金色中國” “綠色中國” “銀色中國”
B.“金色中國” “銀色中國” “綠色中國” “黃色中國”
C.“銀色中國” “金色中國” “綠色中國” “黃色中國”
D.“金色中國” “黃色中國” “銀色中國” “綠色中國”
【2】各色分區與主要成因的組合,正確的是( )
A.“黃色中國”—海拔所致B.“金色中國”—海陸位置影響
C.“綠色中國”—流水侵蝕作用D.“銀色中國”—緯度位置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