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可燃冰主要分布于深海沉積物或陸域的永久凍土中,2017年5月,我國首次海域可燃冰試采成功。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甲烷。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下列關于可燃冰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屬于常規能源 B. 開發成本較低
C. 屬于可再生資源 D. 屬于清潔能源
【2】下列地形區中,可能有可燃冰分布的是
A. 華北平原 B. 內蒙古高原 C. 青藏高原 D. 長江中下游平原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工業革命以來,世界經歷了五次大的產業轉移。據下表完成下列各題。
產業轉移 | 時間 | 輸出國 | 被輸入國 | 轉移產業 |
第一次 | 19 世紀 40 年代 | 英國 | 美國 | 紡織工業 |
第三次 | 20 世紀 60 年代開始 | 日本 | 香港、臺灣、新加坡和韓國 | 勞動密集型產業 隨著產業轉移的升級,又逐步擴展到了汽車、電子等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業 |
第五次 | 近些年 | 中國 | 一是東南亞相關國家,二是美國、日本、歐洲 等發達經濟體 | 輸出的雙路線:低端的產業向東南亞相關國家轉移,高端的產業向美國、日本、歐洲等發達經濟體回流。 |
【1】第一次產業轉移與第三次產業轉移中,輸出國共同原因是( )
A. 本國市場狹小 B. 工業導致環境污染嚴重
C. 本國勞動力不足 D. 經濟全球化趨勢
【2】第五次產業轉移,中國產業向美國、日本等發達經濟體回流的原因( )
A. 市場的擴大 B. 科技的發展 C. 環境承載力的增大 D. 勞動力增加
【3】第五次產業轉移會使美國、日本、歐洲等發達經濟體( )
A. 老齡化趨勢減緩 B. 工業產值增加
C. 城市化水平提高 D. 工業化進程加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中國白酒生產地域性強。以發酵容器為例,清香型用的是缸,如山西汾酒。清香型酒的釀造技術傳到陜西后,直接挖坑用黏土糊內壁,用土窖釀酒。泥土產生的細菌使酒產生香氣,于是就有了濃香型白酒。因追求清香型風味,陜西人想出了“毀窖”的辦法,每年把土窖的泥挖掉一層,添上新土以避免細菌大量繁殖。后土窖發酵的技術傳入四川盆地,人們同樣使用“毀窖”法,但卻不能達到毀窖的目的。再后傳入貴州,人們用“石壁泥底”窖釀酒。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在四川“毀窖”釀酒效果不佳的原因,最可能是由于( )
A. 當地的氣候暖濕 B. 土中的細菌不同 C. 當地釀酒時間長 D. 土的礦物質不同
【2】在貴州建“石壁泥底”窖除考慮控制細菌外,另一主要目的是( )
A. 調節窖內溫度 B. 防止流水侵蝕 C. 節約建設成本 D. 有效防止地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水面蒸發是最大可能蒸發量,屬于水分供應不受限制的蒸發。氣溫是影響蒸發的重要因子。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當氣溫升高時,水面蒸發量也相應增加。然而,在氣候變暖的情況下,世界不少地區觀測到的水面蒸發量卻出現持續下降趨勢。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一般情況下,世界上水面蒸發最旺盛的地區位于
A. 赤道附近 B. 回歸線附近 C. 南極地區 D. 溫帶大陸內部
【2】不少地區的水面蒸發量出現持續下降趨勢,其原因可能是這些地區
A. 大氣濕度逐漸下降 B. 水體面積逐漸減少
C. 大氣云量逐漸增加 D. 大風天氣逐漸增多
【3】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水面蒸發量呈下降趨勢,這會使
A. 區域水循環變活躍 B. 空氣水汽含量增加
C. 農作物收獲期提前 D. 農業干旱得到緩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杭州市臨安區境內多山,盛產山核桃。2007 年前,臨安區白牛村因大量村民外出務工成為“空心村”。2007年白牛村村民開始利用互聯網銷售山核桃。此后,白牛村逐漸成為以加工和銷售山核桃而聞名的電商村,物流、包裝等相關產業也向該村集聚。如今,白牛村成為全國美麗鄉村的典范。
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2007 年前,白牛村成為“空心村”的主要影響因素為
A. 文化因素 B. 經濟因素 C. 環境因素 D. 政策因素
【2】2007 年后,物流、包裝等相關產業向白牛村集聚的直接原因是該村
A. 農產品特色鮮明 B. 自然環境優美 C. 電子商務發展 D. 勞動力充足廉價
【3】發展電子商務對白牛村的積極影響有
①促進了基礎設施建設 ②優化當地人口結構 ③擴大糧食播種面積 ④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二)“互聯網+商業”即電商,作為一種新業態,對傳統的第三產業產生了多方面影響。
【1】若干年前,某國際著名出版社利用互聯網開辦網上書店,消費者訂購圖書后,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付款即可。在網上書店購書不但方便,而且更加便宜。但網上書店也對某些企業產生不良影響,這些企業包括( )
①實體書店 ②實體銀行 ③電信公司 ④航空公司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網上購書之所以便宜,部分原因是某些傳統的商業區位要素對網上書店影響變得很小。影響變小的要素主要是( )
①交通 ② 人口 ③集聚 ④地價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選修6:環境保護)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渭河堪稱關中平原西部的母親河,素有“三源孕鳥鼠,一水興八朝”之說。記者沿渭河逆流而上,尋找致使河水污染的源頭。在記者到達某村時,發現渭河河道內一輛挖掘機正在給一輛雙橋卡車上裝砂料。而此時采砂地點正好處于G30連霍高速高架橋的上游附近,采砂點處已然滿目瘡痍,到處是已挖的砂坑。
分析在渭河河道非法采沙對自然環境造成的危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夏季綠洲、湖泊的最高氣溫比其毗鄰的沙漠戈壁低30 ℃左右,水分的蒸發量要少一半,幾乎和沿海濕潤地區差不多。其原因是沙漠戈壁和綠洲、湖泊對于太陽輻射的反射率不同,在陽光輻射下,沙漠戈壁干燥地面強烈增溫,通過大氣的平流作用,暖空氣被帶到綠洲、湖泊上空,形成一個上熱下冷的逆溫層,上下層空氣間的熱交換難以進行,下層冷空氣團得以保持穩定,因而形成一個濕潤、涼爽的小氣候。這種現象就稱之為“冷島效應”。
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冷島效應”產生的根本原因是( )
A. 不同緯度的光照差異
B. 不同下墊面的熱量差異
C. 不同高度的氣壓差異
D. 不同海陸位置的水分差異
【2】“冷島效應”能( )
A. 促進綠洲植物的蒸騰作用
B. 抑制綠洲地面的水分蒸發
C. 加快綠洲上空的熱量交換
D. 抑制綠洲地區農作物生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農作物播種面積指實際播種或移植有農作物的面積。下表示意我國兩省區某年四種農作物的播種面積(單位:萬公頃)。
作物 | 小麥 | 甘蔗 | 水稻 | 甜菜 |
A省區 | 53 | 0 | 145 | 18 |
B省區 | 8 | 60 | 249 | 0 |
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A、B兩省區最可能是( )
A. 吉林、安徽
B. 黑龍江、廣西
C. 安徽、福建
D. 青海、河南
【2】制約A省區農業生產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崎嶇B. 灌溉水源不足
C. 熱量不足D. 土質黏重
【3】B省區發展農業生產最具優勢的自然條件是( )
A. 熱量豐富B. 光照充足
C. 地形平坦D. 土壤肥沃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