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穿行于瑞士阿爾卑斯山的“冰川快車”,將兩大滑雪勝地采爾馬特和圣莫里茨連接起來,行程7.5個小時,沿線穿越291座橋梁、91條隨道,翻過海拔2033m的山嶺,運行時速為35km/h,被稱為“全世界最慢的觀景列車”。“冰川快車”在陡坡路段采用齒軌技術:即在普通路軌中間的軌枕上,加放里一條特別的齒軌,運行在齒軌鐵路的機車,配備了一個或多個齒輪,跟齒軌咬合運行。
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冰川快車”開通運營的主導因素是
A. 產業發展 B. 人口分布 C. 礦產分布 D. 氣候寒冷
【2】“冰川快車”在陡坡路段采用齒軌技術的優點有
①提高上行爬坡性能 ②減緩下行速度,保證安全
③提高列車運行速度 ④減少在陡坡段盤山展線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歷史上各大洲人口占世界人口比重(%)數據統計表。
年份 | 洲人口占世界人口比重(%) | |||
甲 | 乙 | 丙 | 丁 | |
公元前5000年 | 65.6 | 16.4 | 0.5 | 1.6 |
公元1650年 | 59.6 | 18.3 | 0.2 | 0.4 |
公元1950年 | 55.4 | 9.1 | 6.8 | 0.5 |
公元2011年 | 60.3 | 15.0 | 5.0 | 0.5 |
完成下列各題。
【1】甲、乙、丙、丁分別為( )
A. 亞洲 非洲 大洋洲 北美洲
B. 大洋洲 亞洲 非洲 北美洲
C. 亞洲 非洲 北美洲 大洋洲
D. 北美洲 非洲 亞洲 大洋洲
【2】關于表中四個大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甲-人口容量先變低后變高
B. 乙-生產力水平先變低后變高
C. 丙-人口數量總體保持增長
D. 丁-環境惡化導致承載力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互聯網+”是創新2.0下的互聯網發展的新業態,是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打車軟件將“互聯網”和“交通”融合,改變人們日常出行模式。 “互聯網+交通”出行模式主要利用了地理信息技術中的
A. GIS與GPS B. RS與GPS C. GIS與RS D. 數字地球與R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選修3:旅游地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傳統村落是指形成較早,具有一定歷史文化、科學藝術、社會經濟價值,應予以保護的村落。近年來由于農村空巢化,上海章堰村道路破敗、民居建筑衰頹。十九大后,當地鎮政府制定了特色文化旅游的發展策略:邀請專業的機構進行規劃;帶領村民修復歷史建筑和道路;對民俗文化進行深入挖掘與傳播。希望能成為傳統村落保護的典范。
分別說明當地旅游策略對章堰村傳統村落保護的意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黃河上游河段水量豐富、落差集中、水能蘊藏量豐富,尤其是龍羊峽至青銅峽河段,全長918 km,天然落差1324 m,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1133萬kW,具有工程投資相對較小和水庫移民相對較少、對外交通方便、經濟指標好等優點,被譽為我國水電建設中的“富礦”。
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該河段進行梯級開發的有利自然條件是
①海拔高度大②河流流量大③水位季節變化大④河流落差大⑤水庫移民較少
A. ③④ B. ①② C. ②④ D. ④⑤
【2】河流上游的梯級開發對中下游地理環境的有利影響主要有
①減輕旱澇災害威脅 ②增加年徑流量 ③改善枯水期水質 ④提高地下水位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近幾年春季,受北方高壓影響,我國北方多次發生大面積沙塵暴。其中,河北懷來縣的“天漠沙丘”向東南方向移了大約1000米。據專家介紹,如果不控制這種局面,不出十年,沙漠就會逼近北京。
根據以上材料及所學內容,完成下列各題。
【1】我國風沙危害和荒漠化問題最為突出的地區是
A. 東北地區 B. 西北地區 C. 華北地區 D. 西南地區
【2】導致荒漠化的自然因素有
①干旱 ②耕作技術落后,灌溉措施不當 ③過度放牧 ④氣候異常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望夫處,江悠悠,化為石,不回頭。山頭日日風復雨,行人歸來石應語。”這是唐代詩人王建在游覽長江三峽望夫石時寫下的著名詩篇。
據此回答問題。
【1】對望夫石的觀賞應( )
A. 置身其中觀賞 B. 在特定位置觀賞
C. 在高處俯瞰 D. 適當距離仰觀
【2】詩人在游覽景觀時,能寫出如此美妙的詩篇,說明他在欣賞旅游景觀時( )
A. 領悟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
B. 達到了以情觀景的境界
C. 登山渉水,求質求真
D. 充分了解了自然景觀的歷史文化價值和科學價值
【3】望夫石的形成原因是( )
A. 人工建造
B. 只是內力作用形成的
C. 其為飛來石
D. 受到外力作用的風化和侵蝕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表,回答下列各題。
2000年地級及以上城市按人口規模分組的人口遷移規模
城市規模 | 城市個數(個) | 省內遷移(萬人) | 省際遷移(萬人) | 總遷移(萬人) | 占城市總遷移人口比重(%) |
500萬人以上 | 9 | 635 | 1 670 | 2 305 | 44.27 |
200萬~500萬人 | 19 | 599 | 435 | 1 034 | 19.86 |
100萬~200萬人 | 66 | 537 | 322 | 859 | 16.49 |
50萬~100萬人 | 105 | 489 | 283 | 772 | 14.83 |
20萬~50萬人 | 61 | 164 | 66 | 230 | 4.42 |
20萬人以下 | 3 | 5 | 2 | 7 | 0.13 |
合計 | 263 | 2 429 | 2 778 | 5 207 | 100.0 |
【1】此表說明( )
A. 各個級別的城市都以省內人口遷移為主
B. 城市規模越小,省內與省際遷移數量之比越大
C. 我國城市人口遷移總規模不到0.6億人
D. 我國城市人口規模以50萬~100萬人為主
【2】目前500萬人以上城市人口遷移的影響有( )
①增大城市養老壓力 ②促進該城市經濟的發展
③社會治安壓力加大 ④城市空間利用率進一步降低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鐮刀彎”地區,包括東北冷涼區、北方農牧交錯區、西北風沙干旱區、太行山沿線區及西南石漠化區,在地形版圖中呈現由東北向華北-西南-西北鐮刀彎狀分布。近些年,在全國玉米播種面積逐漸擴大的背景下,農業部依然提出了鐮刀彎地區減少玉米種植面積的具體意見和措施。
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近年來我國玉米播種面積逐漸擴大的原因最可能是
A. 農業機械化快速發展B. 政府補貼玉米種植
C. 玉米需求趨向多元化D. 飲食習慣的改變
【2】農業部指導“鐮刀彎”地區減少玉米種植面積的原因是
①這些地區生態環境較為脆弱 ②這些地區玉米市場偏小
③玉米不適應當地自然環境 ④該地區的玉米單產較玉米種植優勢區低
A. ①②B. ①④C. ③④D. 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