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漢大司馬張仲議曰:河水濁,清澄一石水,六斗泥。而民竟引河溉田,令河不通利至三月(農歷),桃花水至則河決,以其噎不泄也。”這是《水經注》中關于“河水”的一條描述。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文中“令河不通利”的原因是
A. 流經干早半干早區,水量少 B. 引水灌溉,流量減小,泥沙淤積
C. 筑壩蓄水,阻塞河道 D. 灌溉時將過濾的泥沙留在河中
【2】“至三月(農歷),桃花水至則河決”,“三月”出現河水決堤的原因是
A. 高山冰川融水量大 B. 泥沙沉積,水流不暢
C. 冰凌消融,阻塞河道 D. 正值雨季,降水量大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環境和環境問題是當代人最關心的問題之一。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關于人類對環境影響的敘述,正確是( )
A. 人類可以通過植樹造林來恢復被砍伐林區原有的生態環境 B. 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后,人工措施無法恢復其原貌
C. 人類活動不能改變干潔空氣的成分 D. 人類進行任何生產和生活活動都會對環境造成傷害
【2】關于環境和環境問題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發達國家的環境問題比發展中國家嚴重 B. 水土流失和酸雨危害在許多國家都存在,是全球性的環境問題
C. 天然水體具有一定的自凈能力,湖泊水量大故自凈能力強 D. 水體富營養化的主要污染物質是含有氮、磷的化合物
【3】下列人類活動,不會對環境產生破壞是( )
A. 大型港口的建設 B. 人類社會早期的漁獵活動
C. 在大沼澤地挖渠排水 D. 在湖泊中網箱養魚,投放餌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紅石灘景觀是指巖石表面因覆蓋藻類而呈現出紅色。在我國主要分布在四川西部、云南北部、西藏東南部和南部,海拔一般在2000~4000米之間。研究發現,紅石上的藻類屬“約利橘色藻”,依附生長于沒有泥沙附著的“新鮮”、“干凈”的石塊表面,而有泥沙附著的石塊上往往有地衣和苔蘚生長,不會生長橘色藻。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適宜紅石灘景觀的藻類生存的自然環境是
A. 溫暖潮濕 B. 低溫潮濕 C. 低溫少雨 D. 高溫多雨
【2】大面積的紅石灘景觀存在
A. 河谷低地 B. 高山冰川 C. 懸崖峭壁 D. 背風峽谷
【3】紅石灘景觀中石塊的來源與某一自然災害有關,該災害可能是
A. 地面塌陷 B. 地震 C. 滑坡 D. 泥石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目前,我國為保護棉農利益,控制國際棉花進口,國內的棉花價格約比國際市場高1/3;我國紡織行業工人工資一般為美國的1/4,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國的3倍。我國一些紡織企業為利用國際市場棉花,在國外建紡紗廠,并將產品(紗線)運回國內加工,在我國同行業企業紛紛到越南、巴基斯坦等國建廠的情況下,總部位于杭州的K企業獨自在美國建紡紗廠。2015年4月底,K企業在美國工廠生產的第一批110噸紗線運至杭州。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K企業舍棄越南、巴基斯坦等國而選擇在美國建紡紗廠,考慮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A. 原料價格 B. 勞動力價格 C. 投資環境 D. 市場需求
【2】該案例表明,隨著工業技術水平的提高,我國紡紗業已大幅度降低了
A. 原料使用量 B. 勞動力使用量 C. 運輸量 D. 設備費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8年1月31日夜晚,在天空上演罕見的“超級月亮+藍月亮+紅月亮”天文奇觀。從科學定義而言,超級月亮叫做近地點望月。
【1】此次天文奇觀發生時的農歷日期是
A. 初一 B. 初七 C. 十五 D. 二十
【2】天文奇觀發生當天,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A. 太陽直射點正在向南移動 B. 地球運行到遠日點附近
C. 受月全食影響,太陽活動達到最小值 D. 月球運行于日地之間,三者成一直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黑龍江省黑河市(5015′N)是我國現有水稻種植的最北界線,也是世界水稻栽培的緯度最高限。該 地區地廣人稀,每個勞動力平均有近 2.67 公頃耕地。這里曾是種稻禁區,經過多年的努力,禁區不 僅可以種稻,還能夠持續獲得高產、穩產。
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黑河市曾是種稻禁區,其主要的制約條件是( )
A. 勞動力缺乏
B. 灌溉水源缺乏
C. 熱量不足
D. 土壤中有機質含量低
【2】由“種稻禁區”到“能夠持續獲得高產、穩產”,促使其轉變的主要原因是( )
A. 機械化水平的不斷提高
B. 優良水稻品種的引入和培育
C. 全球氣候變暖
D. 農田水利設施的不斷完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環境保護)
近年來,我國西北地區在農業生產中逐漸推廣留茬免耕、秸稈覆蓋技術,即收割農作物時,留下殘茬,保留整個冬季,并把作物秸稈覆蓋在耕地表面。這種技術解決了當地農業生產上的突出問題,有利于農作物的高產穩產和農業可持續發展。
分析在西北地區推廣留茬免耕、秸稈覆蓋技術的生態意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國家林業局透露,經過多年努力,我國荒漠化防治取得了顯著成效,沙化土地由20世紀末的年均擴展3 436 km2轉變為目前的年均凈減少1 717 km2。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我國西北地區最常見的荒漠化類型是( )
A. 喀斯特荒漠化 B. 水蝕荒漠化
C. 風蝕荒漠化 D. 鹽漬荒漠化
【2】形成我國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區以干旱為主的自然特征的原因是 ( )
①距海洋遠 ②終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 ③高大山地尤其是青藏高原隆起對水汽的阻隔作用 ④緯度高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云南大理無量山櫻花谷有漫山遍野的茶田,十幾年前,外地客商在此投資建茶園,茶樹為喜陰植物,為了茶樹的生長,茶農們在茶因里嘗試著種植了冬櫻花。冬櫻花喜溫暖,畏嚴寒,花期11月至翌年1月。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茶農在茶園內種植冬櫻花主要是為了
A. 食用 B. 觀賞 C. 保土 D. 遮陰
【2】下列地區最適合種植冬櫻花的是
A. 北京 B. 烏魯木齊 C. 武漢 D. 廣州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