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2018年1月31日夜晚,在天空上演罕見的“超級月亮+藍月亮+紅月亮”天文奇觀。從科學定義而言,超級月亮叫做近地點望月。
【1】此次天文奇觀發生時的農歷日期是
A. 初一 B. 初七 C. 十五 D. 二十
【2】天文奇觀發生當天,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A. 太陽直射點正在向南移動 B. 地球運行到遠日點附近
C. 受月全食影響,太陽活動達到最小值 D. 月球運行于日地之間,三者成一直線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第十一屆全運會在山東濟南舉行,本屆運動會大量應用了當前最先進的信息通信保障技術,提高了全運會的科技含量,使“十一運”成為一屆信息化水平高、人們廣泛參與的“數字十一運”。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數字十一運”將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運動會的保駕護航是我國在數字地球方面所取得的新亮點。數字地球的關鍵技術不包括( )
A. 信息高速公路 B. 高分辨率衛星遙感技術
C. 電話和傳真技術 D. 可視化和虛擬現實技術
【2】某觀眾欲查詢并確定青島和濟南全運場館的最短、最快的路線等可借助于( )
A. 遙感 B. 地理信息系統
C. 數字地球 D. 地球衛星系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選修6:環境保護】閱讀下列資料,回答問題。
近幾年來,燒烤之風刮遍大江南北,特別是冬季夜間許多燒烤攤檔集聚市區一些大街小巷,生意興隆,燈火通明,喧囂深夜。由于缺乏科學有效的管理,帶來了諸多的環境問題。
請指出夜間小攤燒烤帶來的主要城市環境問題,并提出合理的應對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處渤海之濱的河北滄州市,水資源供應十分緊張,經濟發展受到限制。為解決供水問題,不得不超采地下水,成為我國“成長”最快的地下水漏斗群之一。滄州市中心地面整體沉降1.68米。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河北滄州的地下水漏斗群可能造成的危害是( )
A. 引起地面沉降,危害建筑物安全 B. 導致地下水污染并引發構造地震
C. 不會影響當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D. 將導致當年降水量大幅度減少
【2】為防止地下水漏斗群的進一步增大,應采取的積極措施是( )
A. 關閉需水量大的工業部門 B. 雨季時把地表水回灌到地下漏斗區
C. 缺水時向地下灌入海水,以提高地下水位 D. 將水泥漿灌入地下漏斗區,防止地面進一步沉降
【3】有關從開源和節流兩方面促進水資源持續利用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合理開發和提取地下水 B. 修筑水庫蓄積河水
C. 海水淡化,人工增雨 D. 直接利用生活污水和工業用水灌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和“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分別描述了廬山和泰山兩大風景名勝區的特點。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游客登上泰山之巔,有感“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是因為
①選擇了合適的登山路線 ②在特定氣象條件下觀賞的感受
③泰山周圍是地勢低平的華北平原 ④選擇了合適的觀賞位置,以情觀景
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④
【2】“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說明欣賞旅游景觀要
A. 把握觀賞時機B. 選擇觀賞位置C. 抓住景觀特點D. 移情于景
【3】廬山和泰山作為旅游資源,在構造上其共同成因是
A. 地殼運動形成的斷塊山B. 火山噴發而成
C. 板塊擠壓形成的褶皺D. 由沉積作用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漢大司馬張仲議曰:河水濁,清澄一石水,六斗泥。而民竟引河溉田,令河不通利至三月(農歷),桃花水至則河決,以其噎不泄也。”這是《水經注》中關于“河水”的一條描述。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文中“令河不通利”的原因是
A. 流經干早半干早區,水量少 B. 引水灌溉,流量減小,泥沙淤積
C. 筑壩蓄水,阻塞河道 D. 灌溉時將過濾的泥沙留在河中
【2】“至三月(農歷),桃花水至則河決”,“三月”出現河水決堤的原因是
A. 高山冰川融水量大 B. 泥沙沉積,水流不暢
C. 冰凌消融,阻塞河道 D. 正值雨季,降水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選修6:環境保護]
20世紀70年代末,我國中部省區某地集結數縣的民工,修建了一個人工湖泊。該湖蓄水后,水質清澈,沿湖居民直接把湖水作為飲用水源。20世紀90年代中期,湖泊外包給了水產承包商,承包商在水產養殖過程中向湖泊傾倒大量的糞便、化肥、垃圾等,湖泊水面呈墨綠色,水質嚴重下降,沿湖居民的飲用水源消失,居民只能開采礦化度較高的地下水源。2000年后,沿湖居民區越來越多,同時出現了眾多農家樂和大型批發市場,加劇了該湖的污染程度。
根據材料指出該人工湖泊水質下降的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元陽縣地處云南省南部、紅河南岸的哀牢山脈南段,素有“一山有四季,隔里不同天”之稱,光、熱、水、礦產資源豐富,水土流失嚴重。下表為元陽縣水土流失強度變化情況統計表。讀表,回答下列問題。
侵蝕強度等級 | 1999年 | 2005年 | 2010年 | |||
面積 (km2) | 比例 (%) | 面積 (km2) | 比例 (%) | 面積 (km2) | 比例 (%) | |
微度侵蝕 | 187.81 | 8.58 | 153.70 | 7.02 | 95.82 | 4.37 |
輕度侵蝕 | 1202.09 | 54.89 | 793.70 | 36.24 | 723.75 | 33.05 |
中度侵蝕 | 601.11 | 27.45 | 621.61 | 28.39 | 685.90 | 31.32 |
強度侵蝕 | 169.77 | 7.75 | 348.89 | 15.93 | 377.33 | 17.23 |
極強度侵蝕 | 27.98 | 1.27 | 230.73 | p>10.54 | 264.01 | 12.06 |
劇烈侵蝕 | 1.12 | 0.06 | 41.25 | 1.88 | 43.07 | 1.97 |
【1】2005~2010年元陽縣水土流失增長速度最快的侵蝕強度等級是( )
A. 輕度侵蝕 B. 中度侵蝕
C. 強度侵蝕 D. 極強度侵蝕
【2】元陽縣水土流失極強度侵蝕與劇烈侵蝕多呈點狀,其成因最可能是 ( )
A. 修建公路 B. 居民點建設
C. 礦產開采 D. 過度放牧
【3】在農業生產中,該縣防治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是( )
①調整農業結構 ②修建梯田 ③發展“處方”農業 ④采用滴灌技術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祁連山是河西走廊地區重要的水源補給地,祁連山近年來由于開礦,過度開發水資源等掠奪性開發,使得祁連山難以負重。祁連山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為采礦區修建的道路,建在高山陡坡上,沒有嚴格按照生態脆弱區的道路工程修建,并未盡可能減少毀壞原生植被,也未采用修復原生土層和植被措施。雖然該區域內礦點目前處于停止開采狀態,但是過去的探礦、采礦、運輸、拋廢等過程,已引起植被剝離及采礦廢石堆放。
簡述祁連山采礦業對河西走廊水資源造成的影響并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