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地理——選修6:環境保護)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微塑料,指粒徑小于5毫米的塑料顆粒和紡織纖維。微塑料體積小,比表面積大(比表面積指多孔固體物質單位質量所具有的表面積),粘附污染物。被稱為“海洋里的PM2.5”。如今,微塑料已遍布地球各個海域,人口越稠密的海岸地帶,微塑料越多。
推測微塑料的來源,并分析微塑料產生的危害。
【答案】來源:暴露在環境中的各種塑料制品,經過風化后形成微塑料;清洗含有纖維的衣物時,產生的微塑料;日化用品中含有的微塑料,通過洗滌過程融入水環境。危害:微塑料污染海洋水體,破壞海洋生態環境;微塑料難降解,擴散快,污染范圍大;微塑料吸附有毒有害物質,顆粒小,易被海洋生物誤食,導致生物死亡,影響生物多樣性;微塑料及污染物通過食物鏈傳遞高等生物及人體內,危害人體健康。
【解析】
微塑料,指粒徑小于5毫米的塑料顆粒和紡織纖維,來源于暴露在環境中的各種塑料制品,這些塑料制品經過風化后形成微塑料。危害主要是破壞海洋生態環境,污染水域,危害海洋生物多樣性,甚至危害人體健康。
微塑料,指粒徑小于5毫米的塑料顆粒和紡織纖維。來源于暴露在環境中的各種塑料制品,這些塑料制品經過風化后形成微塑料。清洗含有纖維的衣物時,產生的微塑料。日化用品中含有的微塑料,通過洗滌過程融入水環境。微塑料被稱為“海洋里的PM2.5”,產生的危害是微塑料污染海洋水體,破壞海洋生態環境。微塑料難降解,擴散快,污染范圍大。如今,微塑料已遍布地球各個海域,人口越稠密的海岸地帶,微塑料越多。微塑料吸附有毒有害物質,顆粒小,易被海洋生物誤食,導致生物死亡,影響生物多樣性。微塑料及污染物通過食物鏈傳遞高等生物及人體內,危害人體健康。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2018年6月3日,中美洲危地馬拉的富埃戈火山猛烈噴發。
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富埃戈火山噴出熔巖最可能來自
A. 地殼 B. 上地幔 C. 巖石圈 D. 下地幔
【2】富埃戈火山噴發形成
A. 巖溶地貌 B. 峽灣地貌
C. 熔巖地貌 D. 雅丹地貌
【3】近兩年,全球火山活動頻繁,這會使全球氣候變暖趨緩。原因是火山灰
A. 對太陽輻射的反射作用增強 B. 能夠使地面輻射增強
C. 對太陽輻射的吸收作用減弱 D. 對地面保溫作用減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2年9月16日,第四屆中國(太原)國際能源產業博覽會(簡稱“能博會”)在太原隆重開幕,第四屆“能博會”提出了“綠色能源與轉型跨越”的主題。
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山西省產生生態環境問題的根源是
A. 露天開采 B. 礦區道路的鋪設
C. 井礦巷道的建設 D. 以重化工業為主的產業結構
【2】山西能源基地經濟發展的關鍵是
A. 加強原煤的生產和輸出 B. 優化產業結構,延長煤炭的生產鏈
C. 合理利用土地資源 D. 禁止亂砍濫伐,保護植被
【3】山西省改輸煤為輸電,給山西省帶來的好處是
A. 調整經濟結構,發展第三產業 B. 降低運輸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C. 減輕環境污染,改善生態環境 D. 減少水資源需求,緩和用水矛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選修6:環境保護)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游牧是干旱草原地區通過移動放牧的方式利用水草資源,以獲取生活資料,并保持草場可持續利用的最佳方式。每年十月哈薩克牧民就像候鳥一樣,浩浩蕩蕩地從海拔較高的夏季牧場向百公里外的冬季牧場遷徙,到了六月,又從冬季牧場向夏季牧場遷徙,這樣的傳統轉場生活已經延續了近3000年。
與自然狀態相比,說明冬季放牧對草地生態系統的有利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選修3:旅游地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處湘、鄂、渝三省(市)交會處,境內生活著土家族、苗族、漢族、侗族等29個民族,其中土家族人口約占總人口的46%。土家族的文化歷史悠久,內容豐富,諸如吊腳樓、恩施土司城以及一些生產生活用具等都是土家族物質文化的典型代表。土家族的民歌及擺手舞等不同場合的舞蹈種類和女兒會、月半節、端午節等民族節日構成了土家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內容。土家族文化極大地豐富了恩施的旅游資源,但還未充分發揮積極作用。
試說明如何提升土家族文化對恩施旅游業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頁巖氣是以甲烷為主的新開發的天然氣資源,我國四川盆地頁巖氣儲量豐富.頁巖氣開采過程中,將混有化學物質和沙子的水注入到地下頁巖層,通過高壓壓裂巖石,同時用沙或其它物質支撐裂口,使頁巖破碎釋放出氣體。
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頁巖氣形成過程中需要經歷的地質環境是
A. 熔融環境B. 沉積環境C. 變質環境D. 侵蝕環境
【2】四川盆地頁巖氣開發的有利地理條件是
A. 河流眾多,水源豐富B. 盆地地形,易于匯氣
C. 歷史悠久,技術先進D. 地處西部,地廣人稀
【3】頁巖氣的大規模投入使用,對地理環境產生的影響是
A. 有利于減輕溫室氣體的排放B. 降低化石燃料的使用比例
C. 有利于減輕霧霾的影響D. 有利于凈化地下水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橋全線貫通。一橋飛架三地,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它還是全球第一例集橋、島、隧道為一體的跨海大橋;沉管隧道,也是當今世界上最長、埋深最深、綜合技術難度最高的沉管隧道。
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影響港珠澳大橋修建的決定性因素是 ( )
A. 自然 B. 社會 C. 經濟 D. 技術
【2】港珠澳大橋中部有近7Km是海底隧道,主要是為了( )
A. 縮短通行距離和時間 B. 保持珠江主航道的通航能力
C. 方便旅客欣賞水下風景 D. 節約建設成本,降低難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黃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黃土堆積區,當地居民充分利用自然環境條件建成獨特的古民居—窯洞。據考證,黃土高原在秦漢前森林茂密,山清水秀。
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1】與華北平原地區的聚落比,窯洞聚落具有
A. 團聚狀的特點 B. 出入方便的優點
C. 密度小的特點 D. 冬冷夏熱的優點
【2】與秦漢時期比,現代黃土高原的植被覆蓋率下降,將導致
A. 黃河上游氣溫日較差增大 B. 黃河中游夏季入海徑流減小
C. 黃河上游徑流季節變化增大 D. 黃河入海口三角洲發育加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2018年12月22日晚,印度尼西亞巽他海峽附近的萬丹省遭海嘯襲擊,截至當地時間25日13時,海嘯共造成429人死亡、1485人受傷、154人失蹤,另有1.6萬人撤離。
結合材料回答下列各問題。
【1】要想快速準確統計災情,為抗震救災提供決策依據可依靠
A. 遙感技術與全球定位系統B. 地理信息系統與全球定位系統
C. 遙感技術與地理信息系統D. 安排大量工作人員現場調查
【2】海嘯發生是由于巽他海峽中的喀拉喀托火山噴發引起的,火山噴發的物質主要來自
A. 地殼B. 地幔C. 地核D. 巖石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