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近年來,我國東部沿海地區工業生產面臨“用工荒”局面。根據相關知識,完成下面小題。
【1】上圖是4種工業的生產成本構成圖,最有可能面臨“用工荒”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用工荒”對沿海地區經濟可能產生的影響是( )
A. 資金投入減少,生產總值下降 B. 勞動力數量減少,平均工資下降
C. 刺激科技創新,促進工業結構優化升級 D. 勞動力回流第一產業,第一產業比重提高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我國部分省級行政區域2005~2010年間遷移人口比重,遷移人口以青壯年為主。讀下圖并結合相關知識,完成下列各題。
【1】2005~2010年
A. 遷出人口數量貴州多于四川 B. 遷入人口數量上海多于廣東
C. 人口增長率浙江高于江蘇 D. 人口自然增長率安徽低于天津
【2】2005~2010年,省級行政區域間的人口遷移
A. 延緩了皖、贛、黔的老齡化進程 B. 延緩了滬、京、津的老齡化進程
C. 降低了皖、贛、黔的城市化水平 D. 降低了滬、京、津的城市化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面圖文資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我國的“西北地區荒漠化與年降水量分布”圖。(左圖)
材料二 右圖為“紅色荒漠”形成機制示意圖。“紅色荒漠”是指在我國南方紅壤分布區的土地荒漠化問題,這些地區地形以丘陵及山地為主,植被覆蓋率在30%以下。
(1) 根據材料一,說出我國西北地區最為顯著的自然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 根據材料二,簡述南方地區“紅色荒漠”造成的不利影響。
(3) 你認為西北地區的荒漠化與南方地區的“紅色荒漠”問題的共同治理措施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4年,北京61.5%的人口集中在“城六區”, “城六區” 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7837人,人口出生率為0.975﹪。下圖為“北京市2011~2014年人口變化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2011~2014年北京市
A. 常住外來人口降低了北京人口老齡化程度 B. 常住外來人口不屬于人口遷移的統計范疇
C. 常住外來人口的增長速度呈逐漸加快趨勢 D. 人口増長模式為傳統型模式高增長階段
【2】北京市中心區人口密度超過了世界上以人口密集著稱的大倫敦(每平方千米5437人)和東京(每平方千米5984人)。這說明
A. 北京市環境承載力高 B. 北京市城市功能區分布過于集中
C. 我國城市化水平過高 D. 北京郊區自然環境惡化不宜居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為河田盆地(25°30′N—25°44′N,116°16′E—116°34′E)不同年份的土地利用類型面積變化表(單位:km2)。讀表回答以下問題。
類別 | 1988年 | 1998年 | 2004年 | 2009年 | 2011年 |
水田 | 70.10 | 77.21 | 78.63 | 75.91 | 73.52 |
闊葉林 | 228.68 | 228.50 | 229.44 | 226.39 | 242.13 |
針葉林 | 288.18 | 321.60 | 339.87 | 350.16 | 348.64 |
竹林 | 9.25 | 8.81 | 8.78 | 8.27 | 8.13 |
草地 | 35.04 | 32.06 | 24.39 | 27.30 | 32.68 |
建筑用地 | 5.72 | 10.48 | 13.88 | 17.81 | 19.36 |
河流水面 | 6.12 | 3.88 | 3.71 | 3.75 | 6.07 |
沙地 | 2.20 | 3.46 | 2.96 | 2.04 | 0.89 |
裸土 | 130.11 | 89.40 | 73.74 | 63.77 | 43.98 |
(1)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地區針葉林面積增加最大
B.該地區竹林面積增長速度最快
C.該地區生態環境趨于惡化
D.該地區建筑用地增長速度加快
(2)下圖所示的農業生產模式若在河田盆地被采用,則與圖中序號①②③④所示環節依次對應的是( )
A.坡耕地退耕還林、農田防護、坡耕地退耕還草、林間放牧
B.農田防護、坡耕地退耕還林、林間放牧、坡耕地退耕還草
C.坡耕地退耕還草、坡耕地退耕還林、林間放牧、農田防護
D.林間放牧、坡耕地退耕還草、農田防護、坡耕地退耕還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木桶效應是指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長短不齊,那么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決于最長的那一塊木板,而是取決于最短的那一塊。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關于“木桶效應”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根據此原理,地球的環境承載量可以無限制地擴大,因此不必擔心人口過多的問題
B. 如果桶板代表資源,則各板共同決定了環境人口容量
C. 如果桶板代表資源,則長板決定了環境人口容量
D. 如果木桶代表環境人口容量,則在一定歷史階段內人口容量具有相對確定性
【2】某一封閉區域以耕地、森林、淡水、礦產測得的各自所能供養的人口數量分別為8 000、6 000、4 500、10 000,則該地的人口容量取決于( )
A. 耕地 B. 森林
C. 淡水 D. 礦產
【3】下列決策有助于提高一個地區環境人口容量的是( )
A. 提倡節約,建設節約型社會
B. 為發展經濟引進有污染的企業
C. 追求更高消費,改善生活質量
D. 為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建設高耗能企業
【4】日本、荷蘭等國土地、礦產資源都不足,但人口合理容量較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氣候適宜
B. 本國自然資源豐富
C. 人口素質較高
D. 大量地利用了其他國家的資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