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2014年,北京61.5%的人口集中在“城六區”, “城六區” 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7837人,人口出生率為0.975﹪。下圖為“北京市2011~2014年人口變化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2011~2014年北京市
A. 常住外來人口降低了北京人口老齡化程度 B. 常住外來人口不屬于人口遷移的統計范疇
C. 常住外來人口的增長速度呈逐漸加快趨勢 D. 人口増長模式為傳統型模式高增長階段
【2】北京市中心區人口密度超過了世界上以人口密集著稱的大倫敦(每平方千米5437人)和東京(每平方千米5984人)。這說明
A. 北京市環境承載力高 B. 北京市城市功能區分布過于集中
C. 我國城市化水平過高 D. 北京郊區自然環境惡化不宜居住
【答案】
【1】A
【2】B
【解析】試題分析:
【1】2011~2014年北京市常住外來人口主要是勞動力人口,降低了北京人口老齡化程度,A對。常住外來人口屬于人口遷移的統計范疇,B錯。根據圖中數據,計算出每年的增加數量,可以判斷常住外來人口的增長速度呈逐漸減慢趨勢,C錯。人口増長模式為現代型模式,低增長階段,D錯。
【2】北京市中心區人口密度超過了世界上以人口密集著稱的大倫敦(每平方千米5437人)和東京(每平方千米5984人)。這說明 北京市環境壓力大,不表示環境承載力高,A錯。說明北京市城市功能區分布過于集中,B對。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城市化水平較低,C錯。北京郊區自然環境壓力大,仍適宜居住,D錯。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北半球熱力環流示意圖”(下圖),完成下列問題。
(1)A地氣溫比B、C兩地 , 氣壓比B、C兩地 , D、E、F中,屬于高壓區的是。
(2)圖中M、N兩地實際風向分別為和。
(3)從以上可看出,空氣水平運動產生的根本原因是 , 直接原因是。
(4)以下“四幅熱力環流示意圖”中,判斷其中符合熱力學原理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地某季節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此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N海域風浪大于M海域 B. P地吹偏北風
C. Q地吹東南風 D. K地多為陰雨天氣
【2】據圖判斷,此季節
A. 舊金山森林火險等級低 B. 陸地等溫線總體向南彎曲
C. 恒河進入枯水期 D. 阿爾卑斯山雪線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北半球三圈環流和氣壓帶、風帶示意圖,讀下圖,完成下列問題。
(1)上圖中表示副熱帶高氣壓帶的字母是( )
A.字母A
B.字母C
C.字母E
D.字母G
(2)上圖中D所示風帶的風向為( )
A.東南風
B.西南風
C.西北風
D.東北風
(3)當我國各地白晝時間最短時,下列四幅圖示氣壓帶.風帶分布正確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2016年第17號熱帶風暴“納沙”的運動路徑示意圖,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當臺風中心到達圖中M地時,海口的風向是
A. 偏南風 B. 正東風
C. 正西風 D. 偏北風
【2】順著臺風前進方向,以臺風路徑為界,可以把臺風分為右半圈和左半圈,航海者認為右半圈比左半圈風險更大,其主要原因是
A. 右半圈與大陸的距離較遠,風險大
B. 右半圈的風向和臺風的移動方向接近一致,風速加強
C. 左半圈緯度偏低,地轉偏向力較小,風速較低
D. 左半圈的風向和臺風的移動方向接近一致,風速加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三峽工程建成后,下游城陵磯至武漢河段累計沖淤狀況預測圖(沖刷大于淤積為負值,沖刷小于淤積為正值),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圖示時段內城陵磯至武漢河段( )
A. 一直以淤積作用為主 B. 一直以沖刷作用為主
C. 先沖刷為主后淤積為主 D. 先淤積為主后沖刷為主
【2】針對0~50年之間累計沖淤狀況,該河段應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 加固河堤 B. 疏浚河道 C. 植樹造林 D. 修筑大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某區域圖,回答下面小題。
(1)圖中①、②兩處發展農業生產的主導因素分別是( )
A.地形、水源
B.水源、熱量
C.土壤、光照
D.熱量、水源
(2)圖中③所在林區比東北林區樹種更為豐富,其根本原因是該地( )
A.緯度低、相對高差大
B.光照和熱量條件好
C.年降水量大、氣溫高
D.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該地區計劃修建b鎮到a鎮的公路,①與②兩個線路方案中,較合理,理由是。
(2)修建b鎮到d城市的公路沒走直線,繞道經過C鎮的原因是。
(3)影響修筑a-b與b-d兩條同等級公路的主要經濟因素是( )
A.占用土地
B.工程造價
C.民工數量
D.技術水平
(4)為更好地發揮圖中Ⅱ、Ⅲ兩條河流的運輸作用,可采取措施。
(5)由于在山區的e地發現煤田,準備在f鎮建鋼鐵廠,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修建和公路等基礎設施,這需要做保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亞洲東北部地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數碼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稱。③半島,④海。
(2)A,B兩工業基地分別是主要依靠什么條件發展起來的:A;B。
(3)從①→③→⑤表現在氣溫和降水上的主要差異是:年溫差逐漸 , 降水量逐漸;其氣候表現出由向過渡的特點。
(4)日本IT工業集中在C島,被稱為“硅島”,其原因是該島( )
①環境潔凈 ②海運便利 ③現代高速交通便利 ④勞動力豐富 ⑤科技發達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③④⑤
(5)分析圖中日本M地區冬季多雪災的自然原因。
(6)日本的工業集中分布在太平洋及瀨戶內海沿岸地區,這樣布局的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