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后期,非洲成為因自然災害而造成死亡人數較多的大洲,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災害的種類多,強度大
B.人口密度大,人口數量多
C.經濟發展水平低,抗災減災能力弱
D.城市化水平高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4屆廣東珠海一中高三第一次聯考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非洲是一塊熱帶大陸,富饒大陸,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然而長期的殖民統治、不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及全球化趨勢帶來的消極影響,使業已十分脆弱的非洲經濟處境更艱,與世界經濟的差距進一步加大。請根據以下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完成⑴~⑸題。
材料一:非洲中部和南部圖
材料二:贊比亞是中南部非洲一個內陸國家,境內大部分屬高原地形,河流眾多,水網密布,銅礦的開采與加工是國民經濟重要支柱。
材料三:東起達累斯薩拉姆西至卡皮里姆波希的坦贊鐵路是貫通中南非洲與東非的交通大干線,鐵路建成通車后,沿線涌現了不少新興城鎮,達累斯薩拉姆港的吞吐量也大增。但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該鐵路運營開始出現虧損。
⑴圖中坦噶尼喀湖、馬拉維湖等成串珠狀分布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構造帶),從成因上這些湖泊均屬于___________湖 (4分)
⑵從城市金沙薩到恩賈梅納自然環境表現出_________________地域分異,其影響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 ;金沙薩屬是_______________氣候,與之緯度相近的多多瑪氣候迥異,其主導因素是____________。(4分)
⑶東非高原百萬角馬大遷徙是人生必須見證的世界50個景觀之一。每年的5月和10月是它們開始遷徙的季節,馬拉河是遷徙必經之地,往往要為之付出生命代價,被譽為是角馬的“天國之渡”。請分別說出5、10月角馬遷徙方向和遷徙涉河時可能遇到的威脅。(6分)
⑷簡要分析贊比亞煉銅工業的關鍵區位條件(4分)。
⑸評價坦贊鐵路開通運營的地理意義并分析后期運營虧損可能的原因(10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