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研學旅行是由學校根據區域特色、學生年齡特點和各學科教學內容需要,組織學生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園,在與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視野、豐富知識,加深與自然和文化的親近感,增加對集體生活方式和社會公共道德的體驗。
簡要分析鄉村學校在進行研學旅游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慕尼黑地處德國西南部,20世紀90年代以來,為適應可持續發展的需求,也為滿足都市居民在生活、休閑、娛樂等方面的需求,在郊區農村實施了“綠腰帶”項目。在慕尼黑的部分地區,盡可能做到退耕還綠,構建符合當地實際需要的群落生境組合,充分利用大都市所帶來的可能性與機會實行“直接市場化”與“休閑休養區”,促進整個郊區農村在休養、農業與自然保護等方面的協同發展。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發展“綠腰帶”項目的前提是當地擁有
A. 大量可利用的荒地 B. 掌握現代科技的農民
C. 發達的高速公路網 D. 都市居民的消費需求
【2】德國發展“綠腰帶”項目最主要的目的是
A. 美化農村環境 B. 滿足農民文化休閑
C. 保持農業用地 D. 增加農作物的產量
【3】在“綠腰帶”地區適合種植
A. 柑橘和水稻 B. 牧草和馬鈴薯
C. 小麥和鮮花 D. 蔬菜和玉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近年來,衢州市積極打造創新“飛地”。先后在上海建立孵化基地,在杭州建立海創園。探索“上海孵化一衢州生產”,“研發在杭州,制造在衢州。”的發展新模式。完成下面小題。
【1】“上海孵化”與“衢州生產”之間的聯系屬于
A. 生產協作聯系 B. 商貿聯系 C. 科技與信息聯系 D. 投入一產出聯系
【2】建設創新“飛地”的發展模式有利于衢州市
A. 加快產業升級 B. 增加旅游收入 C. 提升城市等級 D. 擴大耕地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據研究,我國2000-2018年平均首次沙塵時間為2月13日。2018年3月30日至4月2日,我國新疆南疆盆地、內蒙古中西部、甘肅西部、寧夏、陜西北部等地首次出現揚沙或浮塵天氣,內蒙古西部局地有沙塵暴。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沙塵暴作為一種天氣現象,它的形成是由于
A. 冷鋒過境 B. 暖鋒過境 C. 氣旋過境 D. 反氣旋過境
【2】沙塵暴將使城市環境質量嚴重下降. 沙塵暴的首要污染物是
A. 二氧化碳 B. 二氧化硫 C. 碳氫化合物 D. 懸浮顆粒
【3】從生態破壞角度,與沙塵暴形成原因緊密相關的是
A. 西北地區水土流失面積日趨擴大 B. 西北地區土地荒漠化日趨嚴重
C. 西北地區土地鹽漬化問題日趨嚴重 D. 西北地區野生動植物瀕臨滅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北京時間2017年9月6日17:10太陽連續發生兩次劇烈的耀斑爆發,其中第二次耀斑爆發是近十多年來最強烈的一次,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耀斑發生在太陽圈層中的( )
A. 光球層 B. 太陽內部 C. 日冕層 D. 色球層
【2】耀斑強烈爆發對地球產生的直接影響是()
A. 全球變暖,海平面上升 B. 北極地區可能在夜晚看到極光
C. 有利于無線電短波通信 D. 導致珠穆朗瑪峰雪線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旅游地理)
福建土樓產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當時外有倭寇入侵,內有年年內戰,舉族遷移的土家人不遠千里來到他鄉建造了土樓,同時又揉進了人文因素,堪稱“天、地、人”三方結合的縮影。數十戶、幾百人同往一樓,反映客家人聚族而居、和睦相處的家族傳統。樓中堆積糧食、飼養牲畜、有水井。若需御敵,只需將大門一關,幾名青壯年守護大門,土樓則像堅強的大堡壘,婦孺老幼盡可高枕無憂。開始土樓為方形設計,由于方形土樓四角較陰暗,宜倒塌,所以客家人又設計出圓土樓。福建土樓的墻壁,下厚上薄,厚處有的競達1.5米,經過反復的夯筑,便筑起了有如鋼筋混凝土般的土墻,再加上外面抹了一層防風雨剝蝕的石灰,因而堅固異常。
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福建土樓建筑方式的優越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隨著全球化發展,中國紡織服裝產品大量進入國際市場。
【1】下列省級行政區紡織服裝業發展變化特征與原因的正確組合是
A. 京津滬產業份額下降——產業結構優化調整
B. 福建產業份額增長快——原有工業基礎雄厚
C. 蘇浙產業份額逐年遞增——本地市場需求旺
D. 新疆產業份額歷年較低——紡織業原料短缺
【2】近年來,東部沿海地區的紡織服裝業向河南、江西等地區轉移,其最主要影響因素是
A. 交通運輸 B. 勞動力成本 C. 技術水平 D. 距市場遠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3年1月16日,太陽表面出現黑子群,公眾可觀賞太陽“大黑痣”。據此回答下列小題。
【1】這些“大黑痣”出現在太陽的
A. 內部
B. 大氣層外部
C. 色球層
D. 光球層
【2】上述現象的出現
A. 不會導致全球氣候異常
B. 不會引起手機通信信號不好
C. 與耀斑活動具有相似的周期性
D. 導致兩極地區極光頻率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火星是地球的近鄰之一,也是人們準備太空移民的理想場所。根據地球和火星的有關資料,回答問題。
2014年9月24日,印度的“曼加里安”號火星軌道探測器成功傳回首張火星圖像。近30年來人類已發射了20多個探測器對火星進行科學探測。這些探測器拍攝了數以千計的照片,采集了大量火星土壤樣品進行檢驗,獲得了一系列有關火星的數據。
與太陽的 平均距離 (108 km) | 赤道半徑 (km) | 公轉周期 | 自轉周期 | 質量(地球 為1) | 體積(地球 為1) | 赤道面與 公轉軌道 面的夾角 | |
地球 | 1.496 | 6 378 | 1年 | 23時56 分4秒 | 1 | 1 | 23°26′ |
火星 | 2.279 | 3 395 | 1.9年 | 24時 37分 | 0.11 | 0.15 | 23°59′ |
(1)火星在太陽系中距離太陽按由近及遠的順序是第________顆行星;一般而言,行星距離太陽越遠,其公轉周期就越________(填“長”或“短”)。
(2)在表格中火星與地球的數據比較接近的是________、________;火星表面的溫度比地球的________(填“高”或“低”)。
(3)根據你對火星的了解,結合上表數據分析火星上沒有生命的原因。人類為了開辟太空居住地,為什么選擇火星作為研究對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