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圖中,A、B、C、D四地位于同一緯度,其晝夜溫差最小的是
[ ]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013
如圖,我國東部地區2003年8月2日高溫天氣示意圖,回答1~11題。
1.我國江南地區一些省份出現百年一遇的高溫干旱天氣。出現39℃以上高溫天氣的省份主要有( )
A.安徽、河南、江蘇、湖北 B.浙江、江西、湖南、湖北
C.海南、廣西、云南、貴州、四川 D.河北、山東、安徽、遼寧
2.這些地區出現高溫天氣的主要原因是( )
A.受全球氣候異常、平均氣溫升高影響 B.受鋒面雨帶的影響
C.受反氣旋天氣系統的影響 D.受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影響
3.此時,我國華北、東北出現大范圍降水,其原因是( )
A.受臺風活動的影響 B.受厄爾尼諾的影響
C.受鋒面活動的影響 D.受副熱帶高壓的影響
4.按海洋表面鹽度分布的一般規律,下列各海區中,海洋表面鹽度最高的是( )
A.北緯10°大陸西岸附近 B.南緯25°大陸東岸附近
C.南緯35°大陸西岸附近 D.北緯60°大陸東岸附近
5.下列高原中,地質地貌特征大致與巴西高原相似的是( )
A.青藏高原 B.德于高原
C.云貴高原 D.帕米爾高原
6.下列山地中,垂直方向自然帶類型最多的是( )
A.秦嶺南坡 B.喜馬拉雅山北坡
C.阿巴拉契亞山脈 D.乞力馬扎羅山
7.下列島嶼中,在成因上屬于典型火山島的是( )
A.臺灣島 B.新幾內亞島
C.夏威夷群島 D.密克羅尼西亞島群
8.根據板塊構造學說,下列各大洲之間距離今后將逐步擴大的是( )
A.非洲、歐洲 B.亞洲、北美洲
C.非洲、南美洲 D.北美洲、南美洲
9.在世界地形圖上,干流兩次穿過赤道的世界大河是( )
A.剛果河 B.尼羅河
C.亞馬孫河 D.密西西比河
10.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右下圖表示多數沿海國家由其海岸向外延伸擁有的( )
①領海范圍為a+b= 200海里 ②專屬經濟區范圍為a+b=200海里 ③領海范圍為a= 12海里 ④專屬經濟區范圍為b= 200海里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1.某天然野生動物園鄰近赤道,有斑馬、長頸鹿等大型哺乳動物。該園所在地位于( )
①剛果盆地 ②馬來群島 ③亞馬孫平原 ④東非高原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地理教研室 題型:013
1.我國江南地區一些省份出現百年一遇的高溫干旱天氣。出現39℃以上高溫天氣的省份主要有( )
A.安徽、河南、江蘇、湖北 B.浙江、江西、湖南、湖北
C.海南、廣西、云南、貴州、四川 D.河北、山東、安徽、遼寧
2.這些地區出現高溫天氣的主要原因是( )
A.受全球氣候異常、平均氣溫升高影響 B.受鋒面雨帶的影響
C.受反氣旋天氣系統的影響 D.受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影響
3.此時,我國華北、東北出現大范圍降水,其原因是( )
A.受臺風活動的影響 B.受厄爾尼諾的影響
C.受鋒面活動的影響 D.受副熱帶高壓的影響
4.按海洋表面鹽度分布的一般規律,下列各海區中,海洋表面鹽度最高的是( )
A.北緯10°大陸西岸附近 B.南緯25°大陸東岸附近
C.南緯35°大陸西岸附近 D.北緯60°大陸東岸附近
5.下列高原中,地質地貌特征大致與巴西高原相似的是( )
A.青藏高原 B.德于高原
C.云貴高原 D.帕米爾高原
6.下列山地中,垂直方向自然帶類型最多的是( )
A.秦嶺南坡 B.喜馬拉雅山北坡
C.阿巴拉契亞山脈 D.乞力馬扎羅山
7.下列島嶼中,在成因上屬于典型火山島的是( )
A.臺灣島 B.新幾內亞島
C.夏威夷群島 D.密克羅尼西亞島群
8.根據板塊構造學說,下列各大洲之間距離今后將逐步擴大的是( )
A.非洲、歐洲 B.亞洲、北美洲
C.非洲、南美洲 D.北美洲、南美洲
9.在世界地形圖上,干流兩次穿過赤道的世界大河是( )
A.剛果河 B.尼羅河
C.亞馬孫河 D.密西西比河
10.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右下圖表示多數沿海國家由其海岸向外延伸擁有的( )
①領海范圍為a+b= 200海里 ②專屬經濟區范圍為a+b=200海里 ③領海范圍為a= 12海里 ④專屬經濟區范圍為b= 200海里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1.某天然野生動物園鄰近赤道,有斑馬、長頸鹿等大型哺乳動物。該園所在地位于( )
①剛果盆地 ②馬來群島 ③亞馬孫平原 ④東非高原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地理教研室 題型:013
(1)植物生長與氣候變化密切相關,在氣溫變化較穩定的前提下,下圖中表示①②③三個時間段逐年降水量的圖依次是 ( )
A.甲、乙、丙 B.丙、乙、甲 C.乙、甲、丙 D.丙、甲、乙
(2)該樹生長地點可能在 ( )
A.30°S,118°E B.23.5°N,130°E
C.44°S,173°E D.30°N,118°E
(3)該樹生長地區所屬自然帶可能為 ( )
A.亞寒帶針葉林帶 B.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
C.熱帶雨林帶 D.溫帶草原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上海中學氣象小組的學生在王老師的指導下進行校園氣象站的觀測研究,圖1是他們利用天氣軟件繪制的2010年10月1日—31日的上海的天氣變化圖。其中橫坐標表示日期,縱坐標表示氣溫和氣壓,柱狀表示的是降水量(由于雨量器缺乏維護數據不夠精確,數據定性參考),表2是上海中學氣象小組記錄的2010年11月27日和28日的天氣情況,根據圖文資料回答相關問題(12分)
圖1 2010年10月1日—31日的上海的天氣變化圖
表2:
1.從圖1可以看出,10月25日前后有一次 (填出暖鋒或冷鋒)活動,結合圖文簡述該鋒面過境時和過境后上海的天氣狀況
2.依據鋒面過境引起的氣象要素變化,判斷圖1中,A、B兩曲線中代表氣溫的是 曲線,氣壓的是 曲線,判斷的依據是 3.根據表2判斷陰天和晴天相比,氣溫的日較差比較大的是 ,并分析原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下圖三是是黃河中下游位于“第二亞歐大陸橋” 的某城市平面圖,該城市人口在40萬以上;下圖四為“經濟發展與環境關系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圖三
圖四
(1)圖三中計劃在E、F、H三地中選擇一處建高科技工業區,選擇 合適,理由是
(2)圖三中①一⑨工業基地中有一處布局明顯不合理,其數碼代號是 ,理由是
。
(3)中國加人WTO后,圖三該城市抓住發展機遇,大力調整產業結構。該市以農產品為原料的原有工業部門中應加快發展 、 工業。
(4)圖四中所示經濟發展水平與環境污染程度都較低的時段是 。A-C時段經濟發展與環境的關系是 ,C-B時段二者的關系是 。經濟不斷增長,環境污染程度較低的理想年代,應是圖中所示的 時段。
(5)圖四中A-C階段的主要產業可能有 (選擇填空)。
A.核工業 B.耕作農業 C.鋼鐵工業 D.電子工業
(6) 圖四中一些發達國家的環境污染水平處于C點以后,其原因是 (選擇填空)。
①增加環保投人 ②工業技術進步 ③產業結構調整
④工業發展迅速減慢 ⑤出現逆城市化現象
A.①②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⑤
(7) 圖四中在工業發展中我國吸取發達國家的經驗教訓,應注意的是_(選擇填空)。
A.要減慢工業發展步伐,降低國民經濟發展速度
B.先大力發展經濟,有一定資金積累后,再加大環保投人,治理污染
C.發展清潔生產技術,減小環境污染程度
D.我國目前環境質量較好,無須采取治理環境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