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下表,完成下列要求。
(1)表中數據顯示,北京市常住人口增長主要來自_________增長。
2010年人口普查顯示,朝陽區和海淀區的常住外來人口超過百萬,昌平區排在第三位,形成多個外來人口聚集區——“城中村”,如下圖所示。
(2)“城中村”一般具有交通__________,租金__________的特點,但由于人口高度集中容易出現__________,__________等城市問題。
(3)北京市提出2020年人口控制在2300萬以下的目標,主要是考慮北京市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條件,尤其是__________資源的承載能力。
(4)在控制人口的同時,北京市為實現可持續發展還應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 (選擇填空)。
A.實施南水北調——提高地域開放程度 B.加強污水處理——提高資源的利用率
C.更多開辟農田——提高居民消費水平 D.大力發展工業——提高經濟發展水平
【答案】外來常住人口 便利 低廉 居住條件差 治安問題 資源 環境 水 AB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城市人口變化及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有關知識,難度不大。
(1)讀表中數據看,北京市的戶籍人口中外來常住人口占比較大,且增長快,人口增長主要來自外來常住人口。
(2)“城中村”位于大城市邊緣地帶,一般具有交通便利,租金較低的特點,但由于人口高度集中容易出現居住條件差,治安混亂等城市問題。
(3)影響人口容量的因素包括資源、地區開放程度、消費水平等,其中資源狀況為首要因素,北京位于北方地區,降水少,人口眾多及工農業發達,水資源短缺成為制約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4)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可以采取南水北調,提高地區開發程度,以提高其承載力,同時,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AB對。北京市不能開辟眾多農田,大力發展工業會導致環境惡化,不利于可持續發展,CD錯。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每年2月2日為“世界濕地日”。濕地主要是指沼澤、泥炭地、河流、湖泊、海岸帶以及人工水田、水庫和池塘等。據圖回答下列各題。
【1】圖中非濕地為( )
A. ①B. ②C. ③D. ④
【2】濕地的功能或用途應是( )
A. 擴大耕地的后備資源B. 當地徑流的調節系統
C. 難以利用的淡水資源D. 擴建城區的理想用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部分省市2005-2010年人口遷出率、遷入率分布”。讀下圖,回答下列各題。
【1】造成安徽省人口遷出率高于貴州省的主要原因是當地
A. 收入水平高B. 距東部地區近
C. 人口數量少D. 經濟比較落后
【2】圖中現象可能
A. 促使我國人口分布趨于均勻B. 進一步提高我國城市化水平
C. 增強浙江省第一產業的活力D. 中、西部人口數量不斷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某城市用地功能區規劃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小題。
【1】該城市功能區與其形成的主導因素對應正確的是
A. 甲—行政因素B. 乙—歷史因素
C. 丙—社會因素D. 丁—經濟因素
【2】若從環境因素考慮,城市工業用地規劃合理。該地區盛行風向可能是
A. 東北風B. 東風C. 西北風D. 北風
【3】該城市所在地區
A. 河流流向自南向北
B. 地形復雜,起伏較大
C. 可能位于華北地區
D. 城市化發展空間有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表,完成下列各題。
三個地區農業生產基本情況比較
【1】甲地區的農業地域類型可能是
A. B.
C. D.
【2】甲地區農業地域類型的主要特點是
①機械化程度高
②投入勞動力多
③水利工程量大
④單位面積產量高
⑤商品率高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②④⑤D. ①③⑤
【3】乙地區的農業地域類型是
A. 傳統稻作農業B. 商品谷物農業
C. 現代混合農業D. 大牧場放牧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為“7月初湖南省某地農戶的菜園”,照片中種植蔬菜的土壤用稻草覆蓋,完成下列各題。
【1】菜園中的土壤用稻草覆蓋,其主要目的是(。
A. 保溫B. 保濕
C. 增加土壤肥力D. 減輕水土流失
【2】與東北地區相比,該省的農業生產(。
A. 商品率高B. 以國營農場為主
C. 復種指數高D. 遭受的病蟲害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近年來,我國許多大城市郊區出現了大規模草莓種植園地,租地種植的農戶大多來自于江浙。下圖為大棚草莓景觀圖。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1】各地草莓種植戶多來自于江浙,主要是因為江浙
A. 銷售平臺多樣 B. 種植技術先進 C. 物流網絡發達 D. 區域政策扶持
【2】【2】白色地膜透光率較高,而草莓地壟多用黑色地膜覆蓋,其優勢在于
A. 減少水分蒸發 B. 減輕病蟲危害 C. 增加土壤肥力 D. 抑制雜草生長
【3】【3】草莓種植園里,越來越多的立體大棚正逐漸取代平面大棚,主要是為了
A. 充分利用光熱 B. 節約土地資源 C. 增加觀賞價值 D. 利于空氣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城鎮及其周圍地區農業用地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城鎮周圍要發展乳牛、花卉、小麥三種農產品,在圖中A、B、C三個區位如何安排比較合理?為什么?
(2)假如該城鎮位于三江平原沼澤區,要發展種植業,必須改造哪種自然條件?為什么?
(3)近年來,隨著城鎮規模擴大和大棚蔬菜技術的日益成熟,決定在D區安排大棚蔬菜種植,主要種植原產于南方的各種蔬菜品種。為什么通過大棚種植就能使南方的蔬菜在我國最寒冷的地區“安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左下圖為我國某地農業產值構成圖,右下圖為該地基塘生產示意圖。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該地農業地域類型屬于
A. 種植園農業B. 乳畜業C. 混合農業D. 商品谷物農業
【2】該農業地域類型的主要優點是
A. 可以節約用水B. 可以實現農產品的自給
C. 可促進區域城市化的發展D. 可實現農業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