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為“某城鎮及其周圍地區農業用地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城鎮周圍要發展乳牛、花卉、小麥三種農產品,在圖中A、B、C三個區位如何安排比較合理?為什么?
(2)假如該城鎮位于三江平原沼澤區,要發展種植業,必須改造哪種自然條件?為什么?
(3)近年來,隨著城鎮規模擴大和大棚蔬菜技術的日益成熟,決定在D區安排大棚蔬菜種植,主要種植原產于南方的各種蔬菜品種。為什么通過大棚種植就能使南方的蔬菜在我國最寒冷的地區“安家”?
【答案】(1)A小麥,B乳牛,C花卉。理由:小麥單位面積產值最低,A距城鎮最遠,地價也最低;B距城鎮較近,地價較高,乳牛的單位面積產值較高,且靠近公路,便于牛奶的運輸;C距城鎮最近,地價最高,而花卉的單位面積產值最高,距城鎮近,便于花卉的銷售,且靠近河流可滿足花卉生產用水需求。
(2)主要需解決地下水位過高問題。在三江平原,由于地下有大量永凍層分布,地表水與淺層地下水不能下滲。在種植小麥等旱地作物時需要通過挖溝排水的方法來降低地下水位。另外,由于地處三江平原,作物生長期較短,熱量不足對農業影響也很大。
(3)大棚在這里具有溫室的功能。白天陽光可以通過大棚薄膜進入棚內,使蔬菜獲得足夠的陽光。晚上由于大棚的保護,地面熱量不易散失,使棚內保持較高的溫度。
【解析】本題考查區域產業活動的合理布局,意在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
(1)本題主要考查農業的合理布局。 ①農業生產用地成本的高低,距離城越近,交通越便利,地價也越高,成本也越高;②不同類型的農產品,單位面積的產值有很大差別;從單位面積產值來看,由高到低依次為花卉、乳牛、小麥;③還應該考慮這幾種農產品所需土地面積的大小,生產需水量的多少,產品對運輸的迫切性(時效性),以及環境因素等方面的問題。A安排小麥種植業;原因是小麥需要土地面積較大,有利于大規模機械化耕作,對小麥運輸的迫切性不是太強;B安排乳牛業;原因是乳畜產品易腐爛變質,需要便利的交通運輸條件,而且城市對乳畜產品的需求量大,因此乳牛業安排在離城市較近的主要公路旁;C安排花卉業;因為花卉業的單位面積產值高,距離城鎮越近,地價越高,花卉生產有較高的水分需求,而且鮮花的保鮮期短,急需靠近消費市場,因此安排在距離城市較近河流兩岸。
(2)本題主要考查影響農業發展的限制因素。三江平原緯度較高,氣溫較低,熱量不足,導致該地農業的生長期較短,農業一年一熟,因此需要改變該地的熱量條件。三江平原沼澤廣布,土體中的水分含量較多,因此發展農業需要改變該地土壤的水分條件。
(3)本題主要考查大棚種植的作用。大棚在這里具有溫室的功能。白天陽光可以通過大棚薄膜進入棚內,使蔬菜獲得足夠的陽光。晚上由于大棚的保護,使地面熱量不易散失,使棚內保持較高的溫度。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面經緯網圖,回答下面小題。
【1】【1】設A、B兩地和A、D兩地之間的最短距離分別為S1和S2,則( )
A. S1=0.5S2 B. S1=S2 C. S1=1.5S2 D. S1=2S2
【2】【2】若A、C兩地同時位于晨昏線上,則一年中這種情形會出現( )
A. 1次 B. 2次 C. 3次 D. 4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世界某區域圖”,完成下列問題。
【1】【1】與圖中沙漠形成的主導原因相同的地區是:
①阿拉伯半島的沙漠 ②安第斯山南段東側的沙漠 ③澳大利亞中西部的沙漠 ④塔里木盆地的沙漠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2】【2】圖示季節,沿河流各段及周邊區域地理現象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 ①②河段正值豐水期 B. ②③河段水量減少
C. ③④河段沿岸草木枯黃 D. ④⑤河段森林茂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1951~1980年暴雨洪澇災害分布圖”,閱讀下圖,根據所學的知識,
完成下列問題。
(1)描述我國暴雨洪澇災害的地區分布特點。
(2)相同強度的洪澇災害,A地往往比B地損失更大,分析主要原因。
(3)C地除暴雨洪澇外,還多發生什么洪水?多發生在什么季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中的主要國家是拉丁美洲經濟一體化集團的重要成員國。甲國為拉丁美洲人均GDP較高的國家,與中國有良好的貿易關系,2006年8月雙方簽訂了農田灌溉系統建設、礦產品開采、機電生產等多項協議。
(1)分別說出A、B兩地所在地形區的主要地形類型。
(2)描述H河中下游的水文特征。
(3)說明甲國建設農田灌溉系統的自然原因。
(4)分析甲國吸引中國投資工業的有利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學校地理興趣小組野外考察,繪制了旅途中某河流域部分地區地層分布圖,圖中PQ距離為5 cm。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在P處測得北極星高度角為36°52',在宿營Q處時,測得北極星高度角為36°54',次日觀測到太陽在正南方向時,國際標準時間為4點整。P點經度及該圖比例尺是
A. 90°E 1:37000 B. 130°E 1:74000
C. 120°E 1:37000 D. 120°E 1:74000
【2】能正確反映沿MN線地形剖面圖和地層分布狀況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地球日照圖,圖中陰影部分表示黑夜,據圖完成以下問題。
(1)在圖中圓外短線上標出地球自轉方向。
(2)該圖為北半球__________(節氣)的太陽光照圖。
(3)A點的時刻是__________,該點所在的時區是__________。
(4)該日A與B相比,自轉線速度較大的是__________,白晝時間較長的是__________。
(5)此時,地球的公轉速度較__________(快、慢)。
(6)此時,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是__________;新的一天占全球的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從秦嶺第二高峰鰲山(海拔3475米)沿山脊徒步至第一高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的戶外徒步線路——鰲太線,以山水形勝而出名。但其積雪多、難度大、危險性高對戶外愛好者提出挑戰,尤其以稱為“石海” 一段的路段最難,基本上是在碎石上攀爬。 下圖示意“石海”景觀與秦嶺太白山北坡植被分布。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從安全角度考慮,一年中最適合在鰲太線上徒步旅行的時期是
A. 1、2月 B. 4、5月 C. 7、8月 D. 10、11月
【2】推測“石海”出現的位置在
A. 落葉闊葉林之下 B. 落葉闊葉林與針闊混交林之間
C. 針闊混交林與高山灌叢草甸之間 D. 高山灌叢草甸之上
【3】與“石海”形成過程關系最密切的因素是
A. 氣溫的日變化 B. 氣溫的季節變化
C. 降水的日變化 D. 降水的季節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