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某地地質構造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B、C、D四地中,屬于向斜的是 , 屬于背斜的是 .
(2)C地容易發育河流的主要原因是 .
(3)B處的地形是 , 成因是 .
【答案】
(1)A,B
(2)C地處在斷層上(斷裂帶上)
(3)山谷,背斜頂部受張力作用,巖性較疏松,容易被外力侵蝕成谷地
【解析】(1)褶皺是因為巖層受到水平擠壓力,使得巖層出現一系列彎曲變形,它包括背斜和向斜.背斜的巖層向上拱起、向斜的巖層向下彎曲.根據巖層的彎曲分析A是向斜構造.B是背斜構造.
(2)斷層是巖層受到擠壓力過大或者張力作用,使得巖層發生斷裂,出現斷裂面,并且在斷裂面兩側的巖層有錯動和位移,形成斷層.斷層一側的巖層下降是地塹構造,會形成谷地(如我國的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上升一側則是地壘構造,會形成斷塊山,通常伴有陡崖(如我國的華山、廬山和泰山).圖中的C處有明顯的巖層錯位,所以是斷層構造.在斷層的斷裂帶附近有河流發育.
(3)褶皺是因為巖層受到水平擠壓力,使得巖層出現一系列彎曲變形,它包括背斜和向斜.背斜的巖層向上拱起、向斜的巖層向下彎曲.根據巖層的彎曲分析B是背斜構造.此時形成了谷地,原因是在外力作用下,背斜頂部因受張力,裂隙發育,易被侵蝕反而形成谷地.
所以答案是:(1)A;B(2)C地處在斷層上(斷裂帶上)(3)山谷;背斜頂部受張力作用,巖性較疏松,容易被外力侵蝕成谷地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震防災中,有一個名詞叫“黃金12秒”具體指 ( )
A. 橫波到達并造成破壞前的時間
B. 縱波到達并造成破壞前的時間
C. 人在地震發生時所能利用的躲避時間
D. 人從感覺晃動到意識地震的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丙是我國東部、中部和西部三個地帶中的省級行政區,圖中分別反映了這三個省區的產業結構和三大產業就業人員比例。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有關甲乙丙三個省級行政區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甲、乙、丙分別位于我國的東、中、西部經濟地帶
B.甲、乙、丙分別位于我國的西、中、東部經濟地帶
C.三個省級行政區中,經濟最發達的是甲
D.三個省級行政區中,經濟最發達的是乙
(2)乙省區所在經濟地帶的特點是( )
A.我國糧棉的重要產區
B.能源和礦產資源匱乏
C.我國的海洋水產區都分布在這個地帶
D.經濟國際化程度最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古代揚州的繁榮和現代石家莊的興起主要得益于條件的變化。
(2)左圖的五個商業中心城市中,服務范圍最大的是 , 該城市近年來很多居民向郊區和衛星城遷移,這一現象被稱為 , 試分析此現象產生的原因。
(3)如上圖中的B河是我國南北方的地理分界線,該河以南的主要糧食作物是 , 南方地區種植該糧食作物的區位優勢有①氣候;②地形; ③勞動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區域圖,回答下題。
下圖為我國某區域等溫線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甲地冬夏季氣溫差為 , 圖中西北部的河流屬。(內流河、外流河)
(2)該區域山脈走向為 , 春季該區域河流水源補給形式是
(3)簡述圖中甲地農業生產的特點,并指出乙地周邊地區農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美國、澳大利亞和中國三個國家某農業地域類型分布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上圖三個國家中字母代表的農業地域類型是:
A;B;C .
(2)太湖平原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糧倉,但近些年來,長江三角洲地區的糧商卻頻頻到東北調糧,南糧北運逐漸被北糧南運所取代.請分析其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交通與城市區位的敘述,正確的是:
A. 世界上的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一般都建在主要交通線上
B. 不同的交通時代,城市產生的區位是相同的
C. 沿河、沿海、沿鐵路線可形成城市軸線,而在高速公路沿線一般不會形成
D. 城市一旦形成以后,其所在地區的交通線路的變化對城市所帶來的影響較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