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紅水河是我國水電開發、防洪、航運、旅游規劃中的重點河流。全河段已建設了十個梯級電站,并將電力資源送往廣東等地區,這對促進電力聯網、能源優化配置、滿足電力增長的需要、優化華南地區電力結構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圖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紅水河梯級開發示意圖,據此回答問題。
(1)紅水河水量豐富、落差大,因此__________資源(能源)豐富。
(2)說出紅水河綜合開發的效益。(至少回答3點)
(3)簡述西電東送對廣東地區發展的有利影響。(至少回答3點)
【答案】(1)水能 (2)發電;防洪;旅游;養殖;航運;灌溉等 (3)緩解廣東電力緊張的局面;改善能源消費結構,有利于保 護環境;促進經濟發展;推動相關產業發展
【解析】整體分析:本題以紅水河為例,考查水能開發的條件和河流綜合開發的效益。
(1)本題考查開發水能的條件。河流水量越豐富、落差大,水能越豐富。紅水河水量豐富、落差大,因此水能豐富。
(2)本題考查河流綜合開發的效益河流綜合開發的效益可以從發電;防洪;旅游;養殖;航運;灌溉等方面分析。
(3)西電東送對廣東地區發展的有利影響可以從緩解廣東電力緊張的局面;改善能源消費結構,有利于保 護環境;促進經濟發展;推動相關產業發展等方面分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左圖為氣壓帶和風帶季節移動示意圖,右圖為世界海陸分布圖的局部。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氣壓帶A的名稱是 ,受其控制地區的氣候特征是 。
(2)常年影響E地區的大氣環流是 和 ,該區的氣候類型是 。
(3)甲、乙兩圖中表示南半球冬季的是 ,判斷依據是
(4)D處氣候特征是 ,因為影響該地區的大氣環流是
(5)下圖中表示D地氣候類型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是非洲和歐洲某年人口自然增長的相關數據。讀下表,完成下列各題。
【1】非洲人口增長模式屬于
A. 原始人口增長模式 B. 傳統人口增長模式
C. “高—低—高”模式 D. “低—低—低”模式
【2】歐洲人口自然增長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A. 經濟發展水平較高 B. 晚婚晚育之風盛行
C. 資源貧乏,人口合理容量較低 D. 婚育不穩定,離婚率較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4年浙江省在全國率先實施“單獨二胎”政策。下圖為不考慮“單獨二胎”政策實施情況下浙江省常住人口三項數據統計及預測(勞動年齡人口為15 - 64周歲的人口,撫養比是指總體人口中非勞動年齡人口與勞動年齡人口數之比)。實施“單獨二胎”政策后十年內,浙江省( )
A. 應積極推進養老事業發展
B.勞動年齡人口的撫養壓力減輕
C.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
D.“用工荒”問題會得到部分緩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自然景觀地域分異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②的氣候類型是 ____________,自然景觀①→②→③→④的變化產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中③溫帶落葉闊葉林,而同緯度的⑥為溫帶荒漠,這種差異產生的原因是 __,這在北半球的_____(填“高”或“中”或“低”)緯度比較明顯。
(3)喜馬拉雅山南坡復雜的景觀變化規律近似于 (A:①→②→③→④ , B: ④→⑤→⑥)的變化,產生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
(4)福建省可能在上圖的 (填代號)的自然帶范圍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合肥濱湖新區南依巢湖,是合肥市城市空間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歷經10年,隨著大量人口、產業部門、學校及省委政府機關部門遷入,濱湖新區已由原來的一個小漁村發展成為現代化濱湖大城市建設的前沿陣地,標志著合肥從“環城時代”走進“濱湖時代”。巢湖是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其水體中氮、磷等營養元素含量較高,導致水質較差。合肥市將投資1000億,用于改善巢湖水質。下圖為“合肥市濱湖新區示意圖”。
(1)衡量城市化的主要標志有哪幾個_______?
(2)說說合肥的城市化對其地理環境各要素會產生什么影響_______?
(3)過快的城市化會使城市環境質量下降,甚至出現環境污染問題。你認為合肥市應該如何應對這些問題呢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5 上海) 人口狀況對一個地區的社會和經濟發展有重要影響。下圖為上海市人口機械增長率與自然增長率變化圖。
(1)圖示上海市人口增長率最高的年份是( )
A.2003年
B.2008年
C.2010年
D.2012年
(2)圖中反映上海市人口總量的變動態勢是( )
A.基本穩定
B.逐年增加
C.先增后減
D.整體趨減
(3)“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人口新政給上海社會經濟發展帶來的長遠影響可能是( )
①增加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壓力 ②導致人口增長率大幅度上升
③緩解勞動人口比重減少趨勢 ④改善男女性別比例失衡狀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