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2014年浙江省在全國率先實施“單獨二胎”政策。下圖為不考慮“單獨二胎”政策實施情況下浙江省常住人口三項數據統計及預測(勞動年齡人口為15 - 64周歲的人口,撫養比是指總體人口中非勞動年齡人口與勞動年齡人口數之比)。實施“單獨二胎”政策后十年內,浙江省( )
A. 應積極推進養老事業發展
B.勞動年齡人口的撫養壓力減輕
C.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
D.“用工荒”問題會得到部分緩解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某地區地貌類型比例表以及土地利用現狀圖”,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該地區最有可能是
A. 東北地區 B. 西北地區 C. 西南地區 D. 東南地區
【2】該地區平原面積小,但耕地比重大的主要原因是
①開墾歷史悠久②地形平坦,便于開墾③人多地少,過度墾殖④土壤肥沃,便于農耕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3】該地區耕地比重過高,容易造成的環境問題是
A. 土地沙漠化 B. 水土流失 C. 酸雨 D. 全球氣候變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石羊河流經甘肅省中部,流域內灌溉農業較發達、生態環境問題嚴重。讀下圖,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問題
(1)該河流中下游地區的氣候類型是 ,目前面臨的主要的生態環境問題是。
(2)為了防止該流域生態環境惡化,在農業生產中,應該采取哪些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20世紀世界人口、資源、環境污染的相關示意圖”,回答下面小題。
【1】關于人口增長、資源、環境污染相關關系的敘述,正確的是
A. 人口增長與資源和環境污染均無相關關系
B. 人口增長與資源無相關關系,與環境污染呈正相關
C. 人口增長與資源呈負相關,與環境污染呈無相關關系
D. 人口增長與資源呈負相關,與環境污染呈正相關
【2】由圖示可反映出制約環境人口容量最主要的因素是
A. 資源 B. 環境質量 C. 科技發展水平 D. 對外開放程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甲圖表示某國人口自然狀態下的增長軌跡示意圖,M表示增長初期,N表示末期。乙圖為該國人口增長過程的中期階段,農村人口的年齡結構呈現“兩頭大、中間小”的“啞鈴型”特征,讀圖完成問題。
下列有關該國人口變化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圖甲中代表該國人口自然增長從M到N轉變的軌跡一般是曲線①
B.圖乙顯示年齡結構中中青年所占的比重較少,一般是政策因素引起的
C.圖乙階段該國國內交通運輸的壓力可能會增加
D.該國人口增長處于圖甲中N階段時勞動力資源豐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從2016年1月1日起,我國全面實施二孩政策。下圖是我國2011年和1997年老年人口比重的空間分布圖,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與1997年相比,2011年老年人口變化主要體現( )
A. 各省區比重不同程度都在增加 B. 全國老年人口數量變化不大
C. 西北地區老年化程度穩定不變 D. 長江沿線地區老年化整體嚴重
【2】全國實行二胎政策后,最先影響勞動力人口的( )
A. 數量多少 B. 職業構成 C. 性別比例 D. 年齡結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紅水河是我國水電開發、防洪、航運、旅游規劃中的重點河流。全河段已建設了十個梯級電站,并將電力資源送往廣東等地區,這對促進電力聯網、能源優化配置、滿足電力增長的需要、優化華南地區電力結構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圖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紅水河梯級開發示意圖,據此回答問題。
(1)紅水河水量豐富、落差大,因此__________資源(能源)豐富。
(2)說出紅水河綜合開發的效益。(至少回答3點)
(3)簡述西電東送對廣東地區發展的有利影響。(至少回答3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某特大城市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早期該城市選址的有利條件是什么?
(2)M,P,Q三處有高級住宅區的為 。
(3)擬在甲、乙兩處規劃建設高新技術工業城和石油化工城兩座衛星城市。石油化工城應建在 處,理由是 。
(4)請簡述甲、乙兩衛星城建設對該城市發展的意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2017年10月16日世界糧食日的主題是“改變移民未來--投資糧食安全,促進農村發展”。下圖為世界大洲分布示意圖。
(1)圖中①大洲為世界上重要的商品谷物農業產區,試分析該大洲發展商品谷物農業的有利條件。
(2)圖中③是糧食危機最嚴重的大洲,簡述該大洲保證糧食安全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