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國家為何鼓勵汽車進入家庭?
(2)鼓勵汽車進入家庭對吸引國際產業轉移有何作用?
(3)有人分析,合資汽車企業的增多,影響了民族汽車工業的發展,但是應該看到我國民族汽車工業的發展勢頭良好。請問合資汽車企業的增多給我國民族汽車工業帶來的壓力有哪些?我國民族汽車工業怎樣發展才能與合資企業抗衡?
解析:回答第(1)題時主要從我國市場潛力,以及由此所能帶來的經濟發展兩方面考慮。第(2)題主要考慮我國鼓勵汽車進入家庭,使得市場潛力擴大,這樣對跨國汽車公司具有較強的吸引力。第(3)題合資汽車企業的增多給民族汽車工業帶來的壓力,應該考慮我國科技水平、產品質量、企業資金等方面所存在的不足,正是這些不足成為民族汽車工業發展的劣勢。另一方面要考慮合資汽車擠占中國市場,會使得國內市場范圍縮小。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要從根源入手,即質量、管理以及市場觀念等方面。
答案:(1)國家鼓勵汽車進入家庭主要是為了擴大國內消費市場,有利于我國經濟的發展。國家鼓勵汽車進入家庭,一方面可以擴大汽車的消費市場,促進汽車工業的發展;另一方面汽車進入家庭后,標志著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從而刺激了其他消費,有利于其他市場的拓展。 (2)國家鼓勵汽車進入家庭,擴大了國內汽車消費市場,促進了汽車工業的迅速發展,因此,國外的汽車生產廠家就會看中中國人口眾多、家庭眾多、市場廣闊的有利條件,許多外商會投資到中國大陸生產汽車。 (3)合資汽車企業的增多會給民族汽車工業帶來許多的壓力,如科技水平不高、產品質量沒有優勢、企業資金不足等都是民族汽車工業的劣勢,因此影響了本國民族汽車工業的生產,帶來了壓力;另外,國內市場的范圍相對縮小。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民族汽車工業的生產和銷售。 民族汽車工業要想和合資企業抗衡,必須提高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只有生產水平上去了,產品質量才會上去,因此,才會贏得更多的市場;民族汽車工業還要充分利用自身的優勢,了解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管理得當,利用國家優惠的政策,研發符合民族品位和檔次的汽車,從而可以爭取更多的國內市場;另外,不能僅僅局限于本國市場,要把目光投向國際,在國外找到合適的市場,使本國汽車走向國外,從而可以得到更多的市場,得到利潤,使資本積累有利于投入生產;多學習合資企業的生產技術和管理經驗才會更好地發展。 |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圖1是我國汽車銷售量的增長圖,圖2是我國和部分國家的乘用車普及率圖(1996年),讀圖回答。
圖1 圖2
通過對以上兩圖分析,可以得到的結論是( )
A.通過以上兩圖對比分析,說明我國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
B.發達國家要比發展中國家汽車普及率高得多,所以世界主要汽車銷售市場在發達國家
C.近幾年我國合資汽車廠迅速增加,企業選擇中國投資、辦廠考慮的是中國勞動資源優勢
D.在我國,盡管汽車的市場潛力巨大,但我國政府考慮汽車所帶來的生態環境問題,并不鼓勵汽車進入家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我國汽車銷售量的增長”和“我國和部分國家乘用車普及率”圖,分析下列問題。
我國汽車銷售量的增長
我國和部分國家的乘用車普及率(1996年)
(1)企業在開辟國際市場的過程中,為什么要直接到市場廣闊的國家或地區投資辦廠?
(2)目前,汽車的全球化生產已經形成,為什么日本、韓國以及歐美的汽車制造商還要到我國興辦汽車廠?
(3)我國鼓勵汽車進入家庭對吸引國際產業轉移有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目前,我國鼓勵汽車進入家庭,使得家庭汽車普及率在不斷提高,因此,帶動了我國汽車業的快速發展。在相當多的汽車生產廠家中,大多數屬于合資企業。分析此現象并回答下列問題。
(1)國家為何鼓勵汽車進入家庭?
(2)鼓勵汽車進入家庭對吸引國際產業轉移有何作用?
(3)有人分析,合資汽車企業的增多,影響了民族汽車工業的發展,但是應該看到我國民族汽車工業的發展勢頭良好。請問合資汽車企業的增多給我國民族汽車工業帶來的壓力有哪些?我國民族汽車工業怎樣發展才能與合資企業抗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目前,我國鼓勵汽車進入家庭,使得家庭汽車普及率在不斷提高,因此,帶動了我國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在相當多的汽車生產廠家中,大多數屬于合資企業。分析此現象并完成下列問題。
(1)國家為何鼓勵汽車進入家庭?
(2)鼓勵汽車進入家庭對吸引國際產業轉移有何作用?
(3)有人分析,合資汽車企業的增多,影響了民族汽車工業的發展,但是應該看到我國民族汽車工業的發展勢頭良好。請問合資汽車企業的增多給我國民族汽車工業帶來的壓力有哪些?我國民族汽車工業怎樣發展才能與合資企業抗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