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我國汽車銷售量的增長”和“我國和部分國家乘用車普及率”圖,分析下列問題。
我國汽車銷售量的增長
我國和部分國家的乘用車普及率(1996年)
(1)企業在開辟國際市場的過程中,為什么要直接到市場廣闊的國家或地區投資辦廠?
(2)目前,汽車的全球化生產已經形成,為什么日本、韓國以及歐美的汽車制造商還要到我國興辦汽車廠?
(3)我國鼓勵汽車進入家庭對吸引國際產業轉移有什么作用?
(1)企業在開辟國際市場的過程中,由于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差異以及國家政策的不同,往往要受到多方面的限制,企業為了避開這些限制,就直接到消費市場廣闊的國家或地區投資建廠。
(2)主要是因為我國擁有龐大的消費市場,成為日本、韓國以及歐美汽車商的投資重點。
(3)我國鼓勵汽車進入家庭,擴大了我國的消費市場,由于市場需求量大,我國成為日本、韓國和歐美汽車的主要銷售市場,并成為他們的主要投資地區。
從圖中可以看出,我國用車普及率低,因此市場潛力巨大。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汽車銷量增長迅速,因此對外資建廠有巨大引力。企業在開辟國際市場過程中,由于不同的政治、經濟、文化及政策的影響,必然受到一定限制,而到所在國投資建廠則可避開限制,達到較好效益。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海南省嘉積中學2009-2010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卷(理) 題型:069
讀“我國汽車銷售量的增長”“我國和部分國家乘用車普及率”圖,分析下列問題。
(1)目前,隨著汽車的全球化生產的進行,日本、韓國以及歐美的汽車制造商紛紛到我國興辦汽車廠,主要是因為我國____________________,從本質上講這些汽車企業最終是為了____________________。
(2)企業在進行產業轉移的過程中,主要考慮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發展中國家接受發達國家的產業轉移有助于________
①本國經濟結構的調整
②縮短產業升級的時間
③消除本國的環境污染
④緩解本國的就業壓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圖1是我國汽車銷售量的增長圖,圖2是我國和部分國家的乘用車普及率圖(1996年),讀圖回答。
圖1 圖2
通過對以上兩圖分析,可以得到的結論是( )
A.通過以上兩圖對比分析,說明我國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
B.發達國家要比發展中國家汽車普及率高得多,所以世界主要汽車銷售市場在發達國家
C.近幾年我國合資汽車廠迅速增加,企業選擇中國投資、辦廠考慮的是中國勞動資源優勢
D.在我國,盡管汽車的市場潛力巨大,但我國政府考慮汽車所帶來的生態環境問題,并不鼓勵汽車進入家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近年來全球范圍內汽車產業轉移的趨勢加大,讀下圖完成以下2題。
我國和部分國家的乘用車普及率(1995年) 我國汽車銷售量的增長
1.跨國公司將汽車廠設置在中國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中國投資環境改善,企業生產的內部交易成本降低
B.跨國公司所在國汽車市場飽和,開辟國際市場的需要
C.我國汽車研發與生產技術處于世界領先水平
D.汽車工業的遷出地用地緊張、地價上漲
2.有關產業轉移對區域發展的影響,正確的敘述是( )
A.發達國家和地區原主導產業移出,肯定會削弱該地區的經濟實力
B.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產業轉入可以縮短產業升級時間,加快工業化進程
C.產業轉移改變了區域的經濟結構,但不會改變區域的地理景觀
D.對遷入地而言一定會產生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圖5-12是“我國汽車銷售量的增長圖”,圖5-13是“我國和部分國家的乘用車普及率圖”,讀圖分析,可得到的結論是( )
圖5-12 圖5-13
A.通過以上兩圖對比分析,說明我國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
B.發達國家要比發展中國家汽車普及率高得多,所以世界主要汽車銷售市場在發達國家
C.近幾年我國合資汽車廠迅速增加,企業選擇中國投資、辦廠考慮的是中國勞動資源優勢
D.在我國,盡管汽車的市場潛力巨大,但我國政府考慮汽車所帶來的生態環境問題,并不鼓勵汽車進入家庭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