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關于自然資源數量有限性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受資源分布規律限制,數量有限 B. 受空間分布限制,數量有限
C. 受技術水平限制,數量有限 D. 受時間分布限制,數量有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甘肅省地理簡圖”,回答下列問題。
(1)甘肅省西南以 山脈為界與青海省相鄰, 河流經本省省會 市。
(2)甘肅省最南端為 _氣候,大部分地區在溫度帶上屬于 帶。
(3)用可持續發展的觀點,分析甘肅省應如何發展當地的農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47°N部分地點海拔與年降水量對照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與乙地相比,甲地年降水量大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
A. 距海距離 B. 地形條件 C. 局地水域 D. 植被分布
【2】材料所示的地區河流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
A. 含沙量高 B. 流程較短
C. 春夏汛明顯 D. 冰川補給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某農作物主產區某年6月16日發育及收獲進程分布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該農作物在甲乙兩地的發育晚于同緯度地區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 地勢較高 B. 降水較少 C. 技術落后 D. 旱災頻發
【2】該農作物在丙地與同緯度內陸地區同時成熟,但丙地收割卻較晚的原因可能是( )
A. 陰雨天氣不利于收割和晾曬 B. 機械化水平低影響收割進度
C. 勞動力短缺影響收割進度 D. 市場價格走低導致農民收割意愿不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南方和北方水資源、土地、人口及耕地對比圖,回答下面小題。
【1】關于我國南、北方地區主要資源的敘述,正確的是
A. 我國南方和北方地區的水土組合存在明顯的差異
B. 南方地區熱量、水分條件優于北方地區,故耕地面積多于北方
C. 南方地區人均耕地面積大于北方地區
D. 北方地區人口較南方地區少,故人均水資源量多于南方
【2】下列環境問題多發生在北方地區的是
A. 沙塵暴 B. 泥石流 C. 酸雨 D. 風暴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面兩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 )
A. 黃河的干流由北向南流 B. 降水分布特點主要受夏季風影響
C. 南部植被為常綠闊葉林 D. 賀蘭山為我國地勢二、三級階梯分界線
【2】寧夏( )
A. 干旱危害最嚴重的地區降水量也最少
B. 黃河沿岸引水灌溉,干旱危害程度低
C. 中東部的草原區對干旱的承受能力較強
D. 中西部第一產業為主,抵御干旱能力較強
【3】為促進區域可持續發展,寧夏應采取的措施是( )
A. 黃灌區增加水稻種植,提高糧食產量
B. 中部大規模植樹造林,治理土地荒漠化
C. 山區恢復天然植被,增強水源涵養功能
D. 產業結構升級,大力發展第二、三產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我國某地區年降水量分布圖,其中甲區域是我國著名的農業區,乙區域近年來荒漠化發展迅速,荒漠化土地呈點狀、線狀分布,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圖示區域甲是我國著名農業區,其名稱是
A. 河西走廊 B. 河套平原 C. 寧夏平原 D. 渭河平原
【2】關于上述甲、乙兩地的敘述,正確的是
A. 甲農業區發展的主導因素是光照,限制性因素是水源
B. 甲農業區發展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是水土流失
C. 近年來,乙區域荒漠化的主要成因是水資源利用不當
D. 近年來,乙區域荒漠化的主要成因是工礦開發、居民點和道路建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1年長江中下游地區干旱嚴重,到5月鄱陽湖水面主體及附近水域面積僅為歷史同期多年平均面積的一半;而這一年北方黃河流域降水偏多。下圖為2011年5月鄱陽湖某地干涸形成“大草原”的景象。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圖中的“大草原”所處地區的自然帶是( )
A. 熱帶草原帶 B.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
C. 溫帶草原帶 D. 溫帶落葉闊葉林帶
【2】這一年我國北方地區夏季降水量較常年偏多,而南方地區偏少。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
A. 西太平洋副熱帶高氣壓偏西偏北,雨帶停留北方時間長
B. 影響我國的夏季風勢力偏弱,使雨帶長時間停留在北方
C. 西北太平洋水溫異常升高,使南方水汽供給量不足
D. 全球氣候變暖,使低緯度降水減少,高緯度降水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