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地理選修6:環境保護]
象山縣位于浙江象山半島東部,沿海灘涂面積大,但受大米草(白鵝喜愛的食物)入侵嚴重,生物單一。該縣傳統白鵝多散養于水庫與河流,易發疫病,養鵝過程投放飼料藥物等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為治理養殖污染,該縣白鵝養殖區集中遷至沿海灘涂,開展海水養鵝,白鵝疫病大為減少,取得良好的經濟和生態效益。
說明象山縣海水養鵝較傳統淡水散養,經濟和生態效益更高的原因。
【答案】在海灘利用海水集中養鵝,可將糞便集中收集處理,利于淡水資源和環境的凈化;以天然大米草為食物,既減少飼料的消耗,降低生產成本,又減少大米草數量,利于海灘生物多樣性的恢復;疫病少,可提高鵝存活率,鵝品質較好;減少藥物和飼料的投放,環境污染減少,海灘面積大,擴大飼養規模,提高產量。
【解析】象山縣海水養鵝較傳統淡水散養,經濟和生態效益更高的原因要從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兩方面進行分析。從經濟效益看,主要從成本降低及產量擴大及存活率角度分析。傳統白鵝多散養于水庫與河流,易發疫病。在海灘養殖,利用天然環境及食物,疫病少,提高存活率。同時利用大米草進行飼養,可以降低生產成本。可以擴大飼養規模,提高產量進而獲得經濟效益。從生態效益看,減少了大米草過度繁殖帶來的生態環境問題。同時,可以減少了藥物及飼料投放,環境得到改善等。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示意鄱陽湖流域濕地景觀類型分析結果。
年份 | 水體面積占流域總面積比例/% | 湖泊個數/個 | 最大湖泊占總湖泊面積指數/% |
2009 | 17.78 | 867 | 13.68 |
2000 | 15.25 | 833 | 10.32 |
1989 | 22.52 | 3 348 | 20.70 |
指出鄱陽湖流域在1989~2009年湖泊濕地變化特點及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電子地圖信息量大、檢索方便、展示方式靈活多樣,而且可附加多種智能化服務功能,現已被廣泛應用于社會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能促進電子地圖及時更新內容、拓展應用領域的是( )
A. 互聯網和GPS B. 傳統地圖和RS
C. 傳統地圖和GPS D. 傳統地圖和互聯網
【2】一名中學生想利用暑假到青島旅游,從電子地圖上獲得的信息有( )
①青島的主要旅游景點 ②青島主要景點的文字介紹 ③各景點的乘車指南 ④某景點未來幾天的游客人數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3】利用電子地圖,對老人、兒童實施跟蹤、保護時需要( )
A. GIS技術輔助 B. GPS技術輔助
C. RS技術輔助 D. 因特網技術輔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從2010年2月開始,中國將通過衛星遙感圖片執法檢查,就耕地保護等土地管理問題對縣級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主要負責人實施問責。根據“15號令”,凡是地方違法違規土地面積占當年新增建設用地面積15%以上者,將被追究責任,包括主要負責人記大過、降級或撤職。
材料二 目前我國耕地面積只有18.26億畝。人均耕地面積僅有1.43畝,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近幾年來,全國耕地面積減少1億多畝。從耕地質量來看,我國耕地中高產穩產田僅占1/3。
分析說明我國耕地資源減少的原因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熱融地貌是指地下冰受熱融作用形成的地形,又稱熱喀斯特地貌。可分為兩種類型:熱融沉陷,主要發生在平坦地面,沉陷后積水成為熱融湖;熱融滑塌,主要發生在緩坡地面。活動有明顯的季節性。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易形成熱融湖的地區是( )
A. 云貴高原 B. 西西伯利亞平原 C. 巴西高原 D. 密西西比河平原
【2】我國祁連山熱融地貌的主要類型和形成時間是( )
A. 熱融沉陷——夏季 B. 熱融沉陷——秋末冬初
C. 熱融滑塌——夏季 D. 熱融滑塌——秋末冬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同一自然帶氣候條件可能不同;同一氣候區由于內部的差異性,也可以形成不同的自然帶。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氣候類型中發育了兩種自然帶的是
A. 地中海氣候 B. 溫帶海洋性氣候
C. 溫帶大陸性氣候 D. 熱帶草原氣候
【2】同一自然帶分布區包括兩種氣候類型的是
A. 苔原帶 B. 溫帶落葉闊葉林帶
C. 溫帶草原帶 D. 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近50年來,長江中下游地區湖泊面積銳減,湖泊消失了1000多個,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湖泊面積大量減少對地理環境的主要影響是
①加劇長江洪澇災害 ②生物物種增加 ③加劇土壤鹽漬化 ④湖泊環境容量減小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控制長江中下游地區湖泊面積減少的主要措施有
①擴大水田面積 ②退耕還湖 ③加強上游地區水土保持 ④禁止在長江采沙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面積較小的島國為改變淡水供給不足的狀況,規劃在填海地段建地下水庫——將收集的雨水和地表徑流,通過灌注井儲存于地下含水層,需要時回抽補充地面供水。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提出此項規劃,是因為該國
A. 用水多、降水豐富 B. 地下水豐富
C. 干旱少雨 D. 污染嚴重
【2】為解決淡水供給不足問題,現階段該國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 抽取地下水 B. 國內跨流域調水
C. 人工降水 D. 循環用水、節約用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