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株潭城市群位于以長江三角洲為龍頭的長江經濟帶和以珠江三角洲為核心的泛珠江三角洲經濟圈內,在接受沿海地區產業轉移時區位優勢明顯,試分析長株潭城市群承接珠江三角洲玩具制造業和長江三角洲飛機制造業的可行性,并說明理由。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2007年12月15日,國務院批準位于我國中南部腹地的湖南省的長沙、株洲、湘潭等城市群(左圖),為全國“資源節約型社會”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以探索在資源環境壓力日益加大的趨勢下區域經濟發展的新模式,為中部經濟的崛起打造新引擎。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讀經濟普查前后長沙市產業結構表,扼要說明產業結構變化的特點___ __;并在右圖中準確位置上畫出圓點.用以表示普查后的三大產業結構。
普查前 | 普查后 | |
第一產業 | 9.1% | 8.0% |
第二產業 | 44.5% | 41.7% |
第三產業 | 46.4% | 50.3% |
(2)長沙與株洲相比,城市發展的主要區位優勢是___ __。
(3)與滬寧杭城市群相比較,長株潭城市群工業發展的優勢部門是___ __,試分析其發展
的主要條件____ 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3屆山東省濟寧市高二上學期期末模擬地理試卷 題型:選擇題
2007年12月,國務院批準 “長株潭城市群”為國家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實驗區。所謂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就是在社會生產、建設、流通和消費各個領域,在經濟和社會發展各個方面,切實保護和合理利用各種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以盡可能少的資源消耗,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據上述材料和城市分布圖
回答 29~30題。
1.長株潭城市群是位于我國哪一經濟地帶
A.東部經濟地帶 B.中部經濟地帶
C. 西部經濟地帶 D. 沿海經濟地帶
2.下列措施不符合長株潭“兩型社會”建設要求的是
A.優化調整產業結構,側重發展電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制藥、農產品深加工等領域
B.改善區域和流域的生態環境質量
C.利用區內豐富的煤炭資源大力發展有色冶金工業
D.建設綠色企業,推行清潔生產,發展循環經濟,搞好節能減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交通是人流、物流的橋梁,是區域資源、能源、城市和區域可持續發展的紐帶。2009年12月26日,武(漢)廣(州)鐵路客運專線正式開通運營。該鐵路設試運行速度最高達三百九十四公里,是迄今為止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長、運營速度最快的高速鐵路。讀甲、乙兩圖回答下列問題。
(1)讀甲圖,結合所學知識簡要分析鐵路沿線地區自然環境特征。
(2)讀甲圖分析并簡述武廣高速鐵路修建的區位條件。
(3)依托甲圖中①、②兩處水利樞紐,我國建設了兩個重要的資源跨區域調配工程。分別簡述兩個工程對資源調入地區經濟發展和環境的意義。
(4)長株潭城市群位于以長江三角洲為龍頭的長江經濟帶和以珠江三角洲為核心的泛珠江三角洲經濟圈內,在接受沿海地區產業轉移時區位優勢明顯。試分析甲圖中長株潭城市群承接珠江三角洲玩具制造業的可行條件。
(5)結合乙圖中信息,分析珠江三角洲產業升級帶來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下圖為我國四個省級行政區,回答3~4題。
3.下列有關這四個省級行政區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甲、乙兩省以太行山為界 B.丙、丁兩省以湘江為界
C.丙、丁兩省均位于第三級階梯,同屬于外流區
D.甲、乙兩省均位于第二級階梯,同屬于非季風區
4.下列有關四個省級行政區行政中心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甲省行政中心位于隴海—蘭新工業帶,飛機制造工業發達
B.乙省行政中心位于汾河谷地,是我國重要的衛星發射基地
C.丙省行政中心位于京廣線與浙贛線的交點,是長株潭城市群的核心城市
D.丁省行政中心位于贛江沿岸,是我國著名的革命紀念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