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為某國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統計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該國人口自然增長率最低的時期是
A. 20世紀初期 B. 20世紀40年代 C. 20世紀末期 D. 20世紀60年代
【2】該國在20世紀末期的人口增長模式表現為
A.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長率
B.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
C.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長率
D.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部分地點春耕春播時間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我國東部季風區春耕春播時間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
①地形 ②太陽輻射 ③降水 ④土壤 ⑤農作物種類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③④⑤
(2)地膜覆蓋是一種簡易高效的農業栽培技術,具有提高土壤溫度、減少土壤水分蒸發、減弱土壤侵蝕的作用。下列四地在春耕春播過程中采用地膜覆蓋綜合效果最好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由圖示春耕春播時間的差異可以推斷出圖中甲、乙、丙、丁四地中( )
A.甲地的單位耕地面積年產量高于丙地
B.乙地水稻的生長周期短于丁地
C.丙地與丁地的耕地類型不同
D.丁地一年中農作物收獲的次數最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東部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引發大規模的移民潮,未來我國中西部經濟的發展,將使產業資本替代勞動力成為流動的主體,出現“移民就業”向“移業就民”轉換的新趨勢。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下圖甲、乙、丙、丁代表的工業部門中,最容易吸引“移民就業”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移業就民”帶來的影響是( )
①加快中西部地區城市化進程 ②促進東部地區產業升級 ③加劇東部地區就業緊張狀況 ④緩解中西部地區環境壓力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球具有生命的外部原因是( )
A.在太陽系中位置適中,具有適宜的溫度
B.地球的質量體積適中,具有適合生物呼吸的大氣層
C.處于比較穩定和安全的宇宙環境之中
D.具有豐富的液態水,為生命的形成和進化創造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礦山地質災害是人類在采礦過程中發生的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滑坡和崩塌等災害。礦產開采方式、礦區地質地貌、降水特征、地表植被覆蓋率等因素與礦山地質災害發生直接關聯。下圖為我國兩省礦山地質災害分布圖,其中甲省盛產煤炭,乙省盛產有色金屬,兩省礦產露天開采比例不高。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甲省、乙省的名稱分別是( )
A.陜西省、貴州省
B.陜西省、福建省
C.山西省、江西省
D.山西省、湖南省
(2)甲省西部①區、乙省西部④區均有分布的礦山地質災害是( )
A.崩塌、泥石流
B.滑坡、地面塌陷
C.崩塌、泥石流
D.地裂縫、地面塌陷
(3)據材料可知,甲、乙兩省以地面塌陷、地裂縫居多的共同原因是( )
A.耕地占比大,地表植被稀疏
B.位于我國二,三級地形階梯之間
C.礦產開發以地下采掘為主
D.降水量集中,土壤侵蝕強
(4)關于兩省礦山泥石流災害的差異及其形成原因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乙省礦山泥石流災害較甲省多發
B.乙省較甲省緯度低,熱量充足
C.乙省較甲省降水量大,持續時間長
D.乙省西部為山地,地形起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為2016年中國和澳大利亞各自從對方進口的主要工農業產品占比表。完成下列各題。
【1】據表推測澳大利亞的主要農業地域類型是
①熱帶種植園農業 ②商品谷物農業③混合農業④水稻種植業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工業產品M、N最可能是
A. 鋼鐵、石油 B. 天然氣、汽車
C. 服裝、家具 D. 大飛機、高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某地受某天氣系統控制時降水空間分布狀況,甲區域和丙區域為雨區,乙區域風力弱。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1】若①地雨過天晴,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③地吹東北風 B. 乙地為低壓中心
C. ②地氣溫比①地高 D. ④地即將經歷連續性降水的天氣
【2】【2】若①地即將經歷大風暴雨天氣,則
A. 甲區域被暖鋒控制 B. 丙區域被暖鋒控制
C. ④地吹東南風 D. 該地位于美國或西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