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國城市形成與發展的正確表述是
A.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必然表現為城市面積擴大和農業用地減少
B.工業化是我國城市發展的主要動力
C.陸路交通的發展導致了“京杭大運河”沿線城市衰落
D.自然地理環境影響城市的選址與拓展方向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我國將投資212億元建設上海至重慶的沿江鐵路。鐵路建成后,上海至武漢、武漢至重慶夕發朝至,比坐船快許多倍。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對該鐵路走向起決定性作用的區位因素有
A.自然條件和科技水平 B.城市分布和資源分布
C.自然條件和資源分布 D.政府決策和個人的需求
下列關于該鐵路建設的意義,敘述錯誤的是
A.有利于改善我國東西交通緊張的狀況,為長江航運分流
B.有利于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
C.與浙贛線、京九線、京廣線、京滬線垂直相交,形成綜合運輸網
D.有利于國防建設、民族團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1年甘肅省高一下學期第二次階段性測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我國將投資212億元人民幣建設上海經武漢、荊州、宜昌、恩施至重慶的沿江鐵路,建成后。上海至武漢,武漢至重慶可以實現夕發朝至。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對該鐵路走向選擇起決定作用的因素有( )。
A.自然條件和科技水平 B.自然條件和資源的分布
C.政府的決策和人們的愿望 D.城市的分布和資源的分布
2.下列關于建設該鐵路的意義,敘述錯誤的是( )。
A.與浙贛線、京廣線、京九線相互平行,形成綜合運輸網
B.有利于我國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
C.有利于國防建設,促進地區經濟的發展
D.有利于改善我國東西交通緊張狀況,合理布局交通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0-2011學年甘肅省高三第二次診斷考試文綜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我國將投資212億元建設上海至重慶的沿江鐵路。鐵路建成后,上海至武漢、武漢至重慶夕發朝至,比坐船快許多倍。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對該鐵路走向起決定性作用的區位因素有
A.自然條件和科技水平 B.城市分布和資源分布
C.自然條件和資源分布 D.政府決策和個人的需求
2.下列關于該鐵路建設的意義,敘述錯誤的是
A.有利于改善我國東西交通緊張的狀況,為長江航運分流
B.有利于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
C.與浙贛線、京九線、京廣線、京滬線垂直相交,形成綜合運輸網
D.有利于國防建設、民族團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2009年12月25日重慶日報報道 在“2010年全市發展改革工作會”上,市發改委副主任沈曉鐘說,“備受關注的重慶至上海沿江高速鐵路,目前已進入了設計科研階段,爭取明年獲批”。建成后,上海至武漢、武漢至重慶朝發夕至,比坐船快許多倍。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對該鐵路走向起決定性作用的區位因素有( )
A.自然條件和科技水平 B.城市分布和資源分布
C.自然條件和資源分布 D.政府決策和人們的需求
(2)下列關于建設該鐵路的意義,敘述錯誤的是( )
A.有利于改善我國東西交通緊張狀況,為長江航運分流
B.有利于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
C.與浙贛線、京九線、京廣線、京滬線垂直相交,形成綜合運輸網
D.有利于國防建設和民族團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我國將投資212億元建設上海至重慶的沿江鐵路。鐵路建成后,上海至武漢、武漢至重慶夕發朝至,比坐船快許多倍。據此回答21—22題。
21.對該鐵路走向起決定性作用的區位因素有( )
A.自然條件和科技水平 B.城市分布和資源分布
C.自然條件和資源分布 D.政府決策和人們的需求
22.下列關于該鐵路建設的意義,敘述錯誤的是( )
A.有利于改善我國東西交通緊張的狀況,為長江航運分流
B.有利于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
C.與浙贛線、京九線、京廣線、京滬線垂直相交,形成綜合運輸網
D.有利于國防建設、民族團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