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表為四個國家在同一年度中的糧食作物生產的統計表。讀表回答下面小題。
【1】甲、乙兩國如要改善農業的經營,其致力發展的方向應是( )
A. 縮小生產規模 B. 擴大耕地面積
C. 減施有機肥料 D. 提高單位面積產量
【2】與丙、丁兩國的農業特點相符的是( )
A. 單位面積產量低 B. 人均產量高
C. 農業集約化程度高 D. 人均耕地面積大
【答案】
【1】 D
【2】 C
【解析】
試題
【1】甲、乙兩國如要改善農業的經營,其致力發展的方向應是提高單位面積產量,D對。縮小生產規模不能改善經營狀況,A錯。擴大耕地面積可能破壞生態環境,B錯。發展綠色農業,是減施化肥,不是減施有機肥料,C錯。
【2】大規模生產谷物的國家,應是發展商品谷物農業。人均耕地多,地廣人稀。人均產量高,有大量剩余產品銷售,商品率高。對應表中數值,最可能是大規模生產谷物的國家是甲乙兩國,A對。丙、丁的人均耕地少,人均產量少,用作商品出售的產品少,商品率低,B、C、D錯。
【3】根據表中數值,丙丁兩國的農業特點是單位面積產量高,A錯。人均產量低,B錯。投入的生產資料多,單位面積產量高,說明農業集約化程度高,C對。人均耕地面積小,D錯。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南亞某城市主要功能區分布示意圖,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圖中甲、乙、丙對應的功能區正確的是
A. 甲—商業區 乙—工業區 丙—住宅區 B. 甲—住宅區乙—工業區 丙—商業區
C. 甲—商業區 乙—住宅區 丙—工業區 D. 甲—工業區 乙—商業區 丙—住宅區
【2】下列關于該城市規劃及其理由的說法,正確的是
A. ①處適宜規劃建設高級住宅區——地價較低 B. ②處適宜規劃建設化工廠——交通便利
C. ③處適宜規劃建設綠化帶——減少污染 D. ④處適宜規劃建設食品加工廠——靠近水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對一個地區的城市聚落分布進行模式化處理得出的圖像,有省政府駐地、地級市政府駐地、縣政府駐地、鄉政府駐地,其中甲區域分布著若干鄉村聚落。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圖示地區中等級最高的城市是 ( )
A. a B. b C. c D. d
【2】甲區域的居民可以沿圖示箭頭到附近城市尋求服務,通常情況下,到達頻率最高和最低的城市分別是 ( )
A. u和s B. u和t C. v和s D. v和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紀70年代以來,我國對下圖所示區域的水土流失進行了大規模治理,重點實施了退耕還林(草)等生物治理措施。在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區,林草植被得到較好恢復。在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區(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極低的干土層),人工連片種植的樹木普遍生長不良,樹干彎曲,根基不穩,枝葉稀疏,總也長不大,被當地人稱為“小老頭樹”。
(1)分析當地出現“小老頭樹”的環境條件。
(2)分析在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區域植樹造林對生態環境造成的不良結果。
(3)說明“小老頭樹”現象對于生態建設的啟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完成下列問題。
【1】若甲圖中X軸代表農業人口密度,Y軸代表農作物商品率,則乙圖陰影區域的農業地域類型與①②③④相對應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乙圖陰影區域的農業地域類型與中國同類農業地域類型的相同點為
A. 經營方式都是家庭經營 B. 農業機械化水平一樣高
C. 都是單產高,商品率低 D. 主要農作物中都有玉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世界某區域示意圖,完成下列單選題。
【1】【1】圖中洋流甲
A. 自南向北流 B. 利于漁場的形成 C. 使沿岸降溫減濕 D. 比流經海域水溫高
【2】【2】圖中①②③④位于河流兩岸,沖蝕作用較強的沿岸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甲和圖乙,回答問題。
(1)圖甲中a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國,試評價其發展水稻種植的有利條件。
(2)圖乙是圖甲中b地的“降水量柱狀圖和氣溫曲線圖”,試分析制約b地水稻種植最為突出的自然因素是什么?分析其形成原因。
(3)c地是世界上種植水稻緯度最高的地區,試分析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面的地貌景觀示意圖,回答下列各題
【1】該類地貌景觀常見于我國的
A. 海南島 B. 四川盆地
C. 華北平原 D. 準格爾盆地
【2】關于該類地貌景觀地區的氣候特征描述最符合的是
A. 全年高溫多雨 B. 夏季高溫多雨
C. 全年降水稀少 D. 冬季寒冷干燥
【3】該類地貌景觀形成于
A. 流水侵蝕 B. 冰川侵蝕 C. 風力侵蝕 D. 波浪侵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都江堰是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這項工程主要是由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溢洪道、寶瓶口進水口三大部分和人字堤等附屬工程構成,科學地解決了江水自動分流、自動泄洪排沙、控制進水流量等問題,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為“水旱從人”的“天府之國”,下圖為都江堰工程示意圖。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都江堰是中國古代水利工程技術的偉大奇跡,至今仍然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它最主要的功能是
A. 航運 B. 水產養殖 C. 旅游 D. 防洪灌溉
【2】都江堰工程長盛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它有效地處理了泥沙問題。它有效地處理泥沙的原因可能有
A. 處于凸岸的外江泥沙量大,洪水易帶走泥沙
B. 內江流速慢,含沙量小
C. 飛沙堰對泥沙起阻擋作用
D. 由于寶瓶口為收窄斷面,流速快,輸沙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