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工業機器人指能在人的控制智能工作,并能完美替代人力在生產線上工作的多關節機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機器裝置。隨著國內經濟不斷發展,在“中國制造2025”的大背景下,“機器換人”提高制造業智能化程度成為新的潮流。下圖為我國工業機器人年安裝量統計圖。讀圖完成下面各題。
【1】工業機器人
①其生產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 ②其生產屬于高科技產業 ③大規模應用于勞動密集型產業 ④大規模應用于高科技產業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2】近年來機器人需求量迅速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A. 資源枯竭和環境保護要求提高 B. 技術進步和勞動力成本提高
C. 地租成本升高和生產規模日益減小 D. 交通運輸的發展和市場范圍的擴展
【3】推測2009年我國工業機器人安裝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A. 經濟結構轉型 B. 受國家政策限制
C. 人口紅利消失 D. 受金融危機影響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城市規劃略圖”,分析回答下列各題。
(1)N地為該城市規劃預留地,最適宜建( )
A.客貨物流區
B.高新技術區
C.旅游度假區
D.金融商業區
(2)某大型跨國零售企業欲在該市投資建設一大型超市,最合理的選擇是( )
A.①處
B.②處
C.③處
D.④處
(3)如果④⑤同為住宅區,對兩住宅分化主要原因的敘述,正確的是①收入的差異會促進社會階層的產生,因而高收入社會階層不愿意與低收入階層的住宅區相鄰 ②知名度的差異是導致兩住宅區分化的主要原因 ③居住環境的差異是導致兩住宅區分化的主要原因 ④受教育程度的差異是導致兩住宅區分化的主要原因(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最佳人口規模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下列關于圖中人口規模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P為較低生產力水平條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②P′為環境承載力 ③P′為較高生產力水平條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④P為環境承載力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
(2)圖中反映了( )
①人口規模與生活質量呈正相關 ②人口規模與生活質量呈負相關 ③當人口規模低于最佳人口規模時,人口的增長和生活質量的提高呈正相關 ④當人口規模高于最佳人口規模時,人口的增長將導致生活質量的下降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公元前28年(即漢成帝河平元年),曾記載“三月正未,日出黃,有黑氣大如錢,居日中央,這種現象發生在太陽大氣層的( )
A.光球層B.色球層
C.日冕層D.中心核反應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共享單車是我國城市新出現的一種新型單車租賃服務,即通過手機App尋找身邊可以租借的單車,然后掃描二維碼開鎖,到達目的地之后,就地鎖車即可完成“還車”。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1】共享單車通過App進行查詢、預約、租車、無樁還車,主要應用的地理信息技術是( )
A. RS、GIS B. GPS、GIS C. RS、GPS D. 數字地球、GPS
【2】【2】城市推廣共享單車,有利于( )
A. 促進城市經濟發展 B. 解決城市就業困難
C. 產業結構的調整 D. 緩解城市交通擁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城市規劃圖”,完成下列問題。
(1)根據圖示資料比較A、B、C三地地租高低,并說明判斷依據。
(2)請在A、B、C、D四地中,分別選擇高級住宅區和化工廠的最佳建造地址,并分析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1】關于甲、乙兩國發展農業生產相同的有利條件敘述正確的是
A. 地勢平坦,土壤肥沃 B. 季風氣候,雨熱同期
C. 歷史悠久,經驗豐富 D. 科技發達,政府支持
【2】近年來,C所在區域非法牧場擴張所產生的不利影響有
①生物多樣性的減少 ②全球溫室氣體濃度上升,氣候變暖加劇
③地下水位上升 ④水土流失,河流泥沙含量增加 ⑤土地鹽堿化、荒漠化加劇
A. ①②③ B. ②④⑤ C. ①②④ D. ①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臺州、泉州地區有大量制鞋企業,每年生產各類鞋子約30億雙。國際品牌運動鞋企業M公司,在這兩地進行貼牌生產。下圖為該運動鞋價值鏈構成圖。讀圖完成 下列各題。
(1)鞋類生產加工屬于( )
A.高耗能產業
B.資本密集型產業
C.勞動密集型產業
D.技術密集型產業
(2)M公司選擇在臺州、泉州地區貼牌生產,最主要是該區域( )
A.科技發達
B.原料豐富
C.勞動力豐富
D.鞋類企業集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