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最佳人口規模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下列關于圖中人口規模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P為較低生產力水平條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②P′為環境承載力 ③P′為較高生產力水平條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④P為環境承載力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
(2)圖中反映了( )
①人口規模與生活質量呈正相關 ②人口規模與生活質量呈負相關 ③當人口規模低于最佳人口規模時,人口的增長和生活質量的提高呈正相關 ④當人口規模高于最佳人口規模時,人口的增長將導致生活質量的下降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農業方面,運用遙感技術能夠 ( )
①監測耕地變化 ②調查作物分布 ③估測糧食產量 ④跟蹤產品流向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沿23.5°緯線地形剖面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大陸東、西兩側瀕臨的大洋分別是( )
A. 大西洋,太平洋 B. 太平洋,印度洋
C. 印度洋,大西洋 D. 太平洋,大西洋
【2】圖中的高大山脈為( )
A. 落基山脈 B. 喜馬拉雅山脈
C. 大分水嶺 D. 安第斯山脈
【3】對a區域氣候類型的形成產生一定影響的洋流是( )
A. 秘魯寒流 B. 東澳大利亞暖流
C. 本格拉寒流 D. 加利福尼亞寒流
【4】關于圖示區域所在大洲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人種主要為混血種人 B. 擁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
C. 是世界面積最大的大洲 D. 西部山地,東部高原、平原相間排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工業部門在某城市及其附近地區土地、運輸和勞動力等成本曲線圖。其中土地成本和運費都只與距城市中心的遠近、交通通達度有關,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圖示土地成本、運費、勞動力成本的曲線依次是 ( )
A.a、b、c
B.c、a、b
C.c、b、a
D.b、a、c
(2)據圖判斷,不正確的說法是 ( )
A.②與④兩處運費的差異主要由交通通達度造成
B.該城市西側交通通達度比東側高
C.距城市中心遠近對勞動力成本影響最小
D.交通通達度是影響①和②兩處土地成本差異的主要因素
(3)綜合考慮土地、運輸、勞動力等成本因素,該工業部門的工廠應布局( )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某內陸湖及周邊區域示意圖”,回答下列各題。
【1】圖中
A. 地層形成順序是③②① B. 甲處以變質作用為主
C. 乙處以流水作用為主 D. 丙處沉積作用形成凹岸
【2】據圖中信息推測,湖泊
A. 是由于巖層斷裂下陷積水形成
B. 冬季水位高是因氣溫低蒸發弱
C. 水位下降,流域面積不斷縮小
D. 對丙河的流量仍具有調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文材料,回答下面小題。
隨著全球化發展,中國紡織服裝產品大量進入國際市場。上圖顯示了我國省級行政區1987—2010年紡織服裝業總產值占全國該產業份額及2010年職工年平均工資。
【1】據上圖判斷,下列省級行政區紡織服裝業發展變化特征與原因的正確組合是
A. 新疆產業份額歷年較低——紡織業原料短缺
B. 福建產業份額增長快——原有工業基礎雄厚
C. 蘇浙產業份額逐年遞增——本地市場需求旺
D. 京津滬產業份額下降——產業結構優化調整
【2】近年來,東部沿海地區的紡織服裝業向河南、江西等地區轉移,其最主要影響因素是
A. 交通運輸 B. 勞動力成本 C. 技術水平 D. 距市場遠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工業機器人指能在人的控制智能工作,并能完美替代人力在生產線上工作的多關節機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機器裝置。隨著國內經濟不斷發展,在“中國制造2025”的大背景下,“機器換人”提高制造業智能化程度成為新的潮流。下圖為我國工業機器人年安裝量統計圖。讀圖完成下面各題。
【1】工業機器人
①其生產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 ②其生產屬于高科技產業 ③大規模應用于勞動密集型產業 ④大規模應用于高科技產業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2】近年來機器人需求量迅速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A. 資源枯竭和環境保護要求提高 B. 技術進步和勞動力成本提高
C. 地租成本升高和生產規模日益減小 D. 交通運輸的發展和市場范圍的擴展
【3】推測2009年我國工業機器人安裝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A. 經濟結構轉型 B. 受國家政策限制
C. 人口紅利消失 D. 受金融危機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問題:
(1)說出圖中AB線所示的地形部位名稱,并簡要說明判斷依據。
(2)一組老人在①、②兩條徒步登山線路中,選擇②線路登山。說出選擇的理由,并估算②線路的相對高度。
(3)概括圖中公路的分布特征并分析成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