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環境保護】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棕頭鷗依托沙地筑巢,對生態環境的改變極為敏感,2004年來青海湖水位持續上漲。青海湖蛋島曾經是棕頭鷗的重要繁殖地,2008年以來棕頭鷗繁殖地幾經變化,到2016年大部分集中在新鳥島一帶。
分析棕頭鷗繁殖地由蛋島遷到新鳥島一帶的原因,并指出保護區可采取的措施。
【答案】原因:近年來,由于青海湖水位上漲,棕頭鷗原來的繁殖地被湖水淹沒;因降水量增多,植被生長加快,已經不適合棕頭鷗筑巢繁殖。而新鳥島附近河流泥沙的堆積形成沙洲適于棕頭鷗筑巢繁殖。
措施:重視濕地的保護;加強荒地沙灘的保護,為不同物種的繁殖提供棲息地。
【解析】本題考查生態環境保護的原因及其措施。由題干“棕頭鷗依托沙地筑巢、2004年來青海湖水位持續上漲”等信息可知,青海湖水位上漲,導致棕頭鷗棲息環境被淹沒,加上水資源充足,植被生長迅速,不利于棕頭鷗筑巢繁殖,而新鳥島一帶,筑巢等條件較好,導致其遷移。 針對上述問題,應重視濕地的保護力度;加強慌灘沙地的保護;維持生物多樣性,為不同的物種提供生長、繁殖的空間。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依據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我國西藏的樟木口岸是國家一類陸路通商口岸,地處中尼邊境喜馬拉雅山中段南麓溝谷
坡地上,海拔2300米,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小鎮。這里森林茂密,盛產樟木,自然環境優美。尼泊爾是一個不發達的農業國,其60%的商品需要從印度進口。旅游業是尼泊爾的支柱產業,中國是該國第二大客源國。2016年3月中方采納尼泊爾的提案:2020年從西藏日喀則將青藏鐵路延伸至尼泊爾,將其各大城市銜接起來。
(1)描述我國樟木地區的地勢特征。
(2)簡析樟木地區森林資源豐富的自然原因。
(3)說明尼泊爾通商口岸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區邊界的原因。
(4)簡述中尼鐵路建設對尼泊爾經濟發展的有利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桑基、蔗基、果基魚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區傳統的農業景觀和被聯合國推介的典型生態循環農業模式。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快速發展,傳統的基塘農業用地大部分變為建設用地,保留下來的基塘也變為以花基、菜基為主。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桑基、蔗基魚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該生態循環農業模式
A. 不具有在其他地區推廣的價值B. 與現代農業發展要求不相符
C. 不適應當地水熱條件的變化D. 與當地產業發展方向不一致
【2】該地基塘轉變為建設用地對局地氣候的影響是
A. 大氣濕度增高B. 大氣降水增多
C. 氣溫變率增大D. 近地面風速增大
【3】農民用花基、菜基魚塘取代桑基、蔗基魚塘的直接目的是
A. 提高土壤質量B. 提高經濟收入C. 節省勞動力D. 促進生態循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旅游地理】閱讀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日本直島原是位于瀨戶內海的一座荒島,60年代,該島曾大力發展旅游業,但最終以失敗告終.80年代,F財團邀請著名建筑師、藝術家在該島建造了藝術館和很多藝術品,島上旅客居住的房間都被設計成了藝術品,該島游客開始增加,之后,該島又開展了一項“家計劃”的項目,把當地居民的房屋也都打造成了藝術品,藝術也開始延仲到了島民的生活當中,后來,當地還通過舉辦藝術節,吸引各地游客。現在,藝術打造的直島越來越吸引更多的藝術家在該島上留下自己的作品,每年也吸引幾十萬游客到此觀光,直島也成為了日本著名的旅游勝地。
結合材料說明日本直島在旅游資源開發過程中的啟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杭州市臨安區境內多山,盛產山核桃。2007年前,臨安區白牛村因大量村民外出務工成為“空心村”。2007年.白牛村村民開始利用互聯網銷售山核桃。此后,白牛村逐漸成為以加工和銷售山核桃而聞名的電商村,物流、包裝等相關產業也向該村集聚。如今,白牛村成為全國美麗鄉村的典范。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2007年前,白牛村成為“空心村”的主要影響因素為
A. 文化因素 B. 環境因素 C. 經濟因素 D. 政策因素
【2】2007年后,物流、包裝等相關產業向白牛村集聚的直接原因是該村
A. 農產品特色鮮明 B. 自然環境優美
C. 勞動力充足廉價 D. 電子商務發展
【3】發展電子商務對白牛村的積極影響有
①促進了基礎設施建設 ②優化當地人口結構③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 ④擴大糧食播種面積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荒漠化是在包括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在內的多種因素的作用下產生和發展的,是一種土地退化現象,被稱作“地球的癌癥”。我國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面積較大、危害較嚴重的國家之一。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土地荒漠化造成的危害有( )
A. 地質災害頻次增多,土壤鹽漬化加劇
B. 森林破壞,水土流失加劇
C. 土地生產能力下降,植被荒蕪
D. 臭氧層破壞,到達地面的紫外線增多
【2】我國的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 )
A. 西北、華北地區
B. 西北、西南地區
C. 華南、西南地區
D. 東北、東南地區
【3】防治荒漠化最有效的途徑是( )
A. 植樹造林,提高森林覆蓋率
B. 恢復荒漠化區自然植被,提高植被覆蓋率
C. 增加地表濕度,消除地表沙質物質
D. 改善荒漠化區小氣候,降低風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多年前,珠三角地區承接了來自亞洲“四小龍”的產業轉移。20多年后,新一輪的產業轉移又不期而至。
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電話機、電風扇、一般電子玩具等63種產品被珠三角地區列入了鼓勵向外轉移的目錄,這 些產業的共同特點是
A. 技術含量較高
B. 污染較為嚴重
C. 勞動力需求量較大
D. 能源消耗較多
【2】新一輪產業轉移對珠三角地區的影響是
A. 減輕工業污染
B. 加劇環境問題
C. 增加生產成本
D. 縮短產業升級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某教授參加了新疆阿爾泰山科學考察,他在日記中寫道:“身后的森林戛然而止,眼前簇簇花草相映,再往上看,花開始變得星星點點,路旁出現了積雪,遠處已經能夠看到冰川的邊緣,此時飄起了大雪……”
據此回答下面兩題。
【1】此時教授正站在阿爾泰山的( )
A. 山地針葉林帶B. 高山草甸帶
C. 高山苔原帶D. 冰川帶
【2】阿爾泰山南坡( )
A. 森林大多為落葉闊葉林B. 草場僅分布在山麓地帶
C. 此時季節為冬季D. 降水水汽主要來自大西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環境保護
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速度加快,大氣污染問題日益嚴重。為配合大氣污染防治,我國北方某城市城管局市容環衛部門使用大量灑水車,一天內高頻度對城市主要道路實施灑水降塵。數據顯示該市市區每天灑水3.5萬余噸,灑水支出每天約13.7萬元,
簡述該市大量灑水車每天高強度作業可能對城市環境和居民生活產生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