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M國比N國的死亡率低 | |
B. | 1950年,M國的自然增長率比N國低 | |
C. | M國人口模式轉變后,國內人口遷移以農村遷往城市為主 | |
D. | M國人口模式的轉變過程中,首先是從出生率開始下降的 |
分析 社會生產力的提高,使人類自身的生存環境不斷改善,導致了人類死亡率的下降.同時,人類的生育觀念也發生了變化,從早婚多育轉變為晚婚少育,從而造成生育率下降,最終實現人口增長模式的轉變,無論是人口的發展、人口增長模式的轉變,還是城市的發展、文化的發展等,都是隨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而發展.
解答 解:由題中圖可以看出,1950年前后兩國人口增長模式變化不同步,N國人口增長模式改變的年代早,M國人口模式轉變后,國內人口遷移以農村遷往城市為主,N國人口模式的轉變過程后,不是所有城市均出現了逆城市化現象,主要是一些規模大的中心城市.
故選:C.
點評 本題以兩國一定時期內出生率和死亡率曲線圖為背景,屬于知識性試題,考查了學生讀圖用圖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人口增長模式的轉變及特點.解題時應注意對課本知識的把握.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日凌”產生時,地球位于太陽和同步通信衛星之間 | |
B. | “日凌”是太陽本身的一種異常活動 | |
C. | “日凌”是太陽對衛星通信的干擾現象 | |
D. | “日凌”是太陽黑子爆發的結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利用科技手段,增加冰雪融水量 | B. | 限制畜牧業發展,大力發展林業 | ||
C. | 因地制宜,發展節水農業 | D. | 人工降雨,增加地表徑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海水倒灌造成土地鹽堿化 | B. | 開采石油導致土壤污染 | ||
C. | 草原退化、土地沙化嚴重 | D. | 尼羅河水被過度引灌,水源不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快捷的交通運輸 | B. | 保鮮冷藏技術的發展 | ||
C. | 氣候的時空差異 | D. | 溫室大棚技術的推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