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垂直地域分異規律:形成基礎是水分和熱量狀況,影響因素是海拔高低,分異規律是垂直方向更替,其中在中低緯度高海拔山地最為顯著.關于山地的垂直地域分異規律中,一般山地的迎風坡自然帶的分布界線偏高,而雪線則是在迎風坡低.
解答 解:(1)由題中圖可以看出,自然景觀從①→②→③→④呈南北變化,自赤道向兩極方向,故表示緯度地帶性地域分異規律,以熱量為基礎.
(2)由題中圖可以看出,④自然帶是亞寒帶針葉林帶,南半球缺失主要是由于南半球陸地缺失.
(3)根據課本相關知識,山地垂直地帶性分異規律與緯度地帶性分異規律相似,原因:隨海拔高度的變化,水熱條件的變化.
(4)由題中圖可以看出,自然帶③表示溫帶落葉闊葉林帶,分布于溫帶大陸的東西兩岸的溫帶季風和溫帶海洋性氣候.
故答案為:(1)熱量;由赤道到兩極.
(2)南半球該區域陸地缺失.
(3)A;隨著海拔的升高,熱量減少.
(4)溫帶季風性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點評 本題以自然景觀地域分異示意圖為背景,屬于知識性試題,考查了學生讀圖用圖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地理環境的地域分異規律.解題時應注意對課本知識的把握.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L1和L2相等 | B. | L1約為L2的一半 | C. | L2約為L1的1.5倍 | D. | L1約為L2的兩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② | B. | ②③ | C. | ③④ | D. | ①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子夜 | B. | 日出 | C. | 正午 | D. | 日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M國比N國的死亡率低 | |
B. | 1950年,M國的自然增長率比N國低 | |
C. | M國人口模式轉變后,國內人口遷移以農村遷往城市為主 | |
D. | M國人口模式的轉變過程中,首先是從出生率開始下降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