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6為我國南方某城市規劃前的地域結構略圖,該市工業以茶葉、食品加工為主,轄區內有世界級自然風景名勝(距市中心直線距離40多千米)。讀圖回答以下2題。
圖6
1.為增強該城市旅游服務功能,規劃中應優先擴大
A.綠化用地 B.工業用地 C.交通用地 D.商業用地
2.從完善該城市主要功能出發,需合理布置功能區。新建住宅區應選在
A.甲區域 B.乙區域 C.丙區域 D.丁區域
3.正確表述圖7中某海域的魚密度、出海漁船數量、捕魚量關系的是
圖7
A. 第2年后,若捕魚量不變,魚密度可以保持穩定
B. 前4年中,魚密度決定了捕魚量的變化
C. 第5年后,出海漁船數量是影響捕魚量的主導因素
D. 第8年后,魚密度即可恢復正常水平
1.D2.D
【分析】9題:四個選項中,與增強城市旅游服務功能有關的主要是交通用地和商業用地,綜合圖中所給信息,航空、鐵路、公路等運輸比較便利,而商業用地甚少,商業服務欠缺,故應優先擴大商業用地。10題:從城市功能區的合理布置看,住宅區應建在市中心與城市邊緣工業區之間。但本城市工業區分布不合理,所以新建住宅區選在遠離工業區較開闊的位置,甲地離機場較近,噪聲污染較大,因此選在丁處較合適且位于較小風頻的上風向。
【高考考點】城市功能分區;旅游知識。
【易錯點】對城市功能分區的合理布置原理理解不到位
【備考提示】審清題目要求,正確理解題意,才能應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判斷;城市功能分區、城市規劃是現在應用性較強的熱點內容。
3.A
【分析】隨著出海漁船數量的增加,捕魚量上升,導致海域的魚密度減小,進而使捕魚量減少。所以總體呈下降趨勢的曲線是魚密度,上升趨勢的是出海漁船數量,并到第8年后趨于穩定,出現先上升后下降的是捕魚量。理解了三者的關系就可以結合坐標值選出正確選項A。
【高考考點】關系圖的判讀。
【易錯點】不能正確理解幾個量的相互關系而錯選其他答案。
【備考提示】平時注重識圖讀圖能力的訓練和培養。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江西省吉水二中2010屆高三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試題 題型:069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我國某城市區位示意圖”(圖6—7),回答下列各題。
圖6—7
(1)圖中城市為 ,其優勢區位是 。
(2)圖中城市的區位選擇反映我國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規律是 。在我國與該城市區位類型一致的還有長江沿岸的 等城市。
(3) 是古代主要的交通運輸方式,因此, 對城址的選擇影響很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下圖是我國南方平原地區某城市功能分區合理布局圖。讀圖,完成5~6題。
5.該市擬建一所大學、一所醫院和一個污水處理廠,應分別布局在( )
A.戊、丁、乙 B.乙、甲、丁
C.丙、乙、戊 D.丙、甲、乙
6.關于該城市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甲、丁功能區之間布局了綠化帶 ②空間布局形態為集中式 ③道路系統為自由式 ④城市類型為鐵路樞紐城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