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甘肅省民勤縣地處河西走廊東北部,石羊河流經民勤盆地。建國以來其上游地區修建了許多水庫,攔截了幾乎全部上游來水。隨著人口增長、耕地擴大、城市發展,各類用水劇增,民勤的地表水驟減,地下水位急劇下降,導致胡楊、沙棗林等植被大面積死亡。民勤綠洲面臨消失的危險,并已成為我國北方地區沙塵暴的沙源地之一。回答下面小題。
【1】民勤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是( )
A. 水土流失 B. 氣候變暖
C. 旱澇災害 D. 土地荒漠化
【2】民勤成為北方地區沙塵暴沙源地的直接原因是( )
A. 植被稀疏,地表物質松散 B. 深居內陸,氣候干旱
C. 多內流河,有斷流現象 D. 地勢低平,地形以盆地為主
【3】民勤綠洲面臨消失的主要人為原因是 ( )
A. 過度樵采 B. 過度用水 C. 過度放牧 D. 過度開墾
【4】治理該地區環境問題的主要措施有( )
①合理調配流域水資源,節約和合理用水 ②以治為主,全面恢復荒漠植被
③多途徑解決農牧區能源問題 ④規劃農林牧用地,退耕還林、還草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
【1】 D
【2】 A
【3】 B
【4】 D
【解析】
【1】根據材料可知,民勤氣候干旱,且“胡楊、沙棗林等植被大面積死亡。民勤綠洲面臨消失的危險,并已成為我國北方地區沙塵暴的沙源地之一”,說明該地主要生態環境問題是土地荒漠化。故選D。
【2】民勤氣候干旱,植被稀疏,物理風化作用強,因此地表松散物質多,成為北方地區沙塵暴沙源地。其中氣候干旱是根本原因,植被稀疏是直接原因,故A正確、B錯誤。多內流河,有斷流現象以及地勢低平,地形以盆地為主和該地區成為北方沙塵暴沙源地無關,C、D錯誤。故選A。
【3】由材料可知,“隨著人口增長、耕地擴大、城市發展,各類用水劇增,民勤的地表水驟減,地下水位急劇下降”,進而導致該地區“綠洲面臨消失的危險”,說明造成綠洲消失的主要原因是過度用水。故選B。
【4】造成該地區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過度用水,因此應合理調配流域水資源,節約和合理用水,①正確。該地區內部不同區域自然條件存在差異,應因地制宜規劃農林牧用地,退耕還林、還草,④正確。荒漠地區氣候干旱,不宜全面恢復荒漠植被,②錯誤。能源問題不是該地環境問題的產生原因,因此多途徑解決農牧區能源問題治理該地區環境問題無關,③錯誤。故選D。
西北地區內部自然環境存在降水多少、地形特征等的差異,尤其是降水的差異較為顯著,這造成該區域內部的人類活動的差異,如存在灌溉農業、草原畜牧業等不同的人類活動,因此該區域內部荒漠化的人為原因也存在差異。該區域荒漠化的治理應因地制宜,結合地理環境的差異采取合適的措施。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珠江三角洲開始再次發生咸潮危害,咸潮一般發生在上一年冬至到次年立春清明期間,咸潮的直接誘因就是南粵大地連年干旱,但海平面的升高和人類的無序采沙也會加劇咸潮的蔓延。以下措施可以減緩咸潮危害的是( )
A. 修筑堤壩,抵御海水入侵 B. 上游水庫開閘放水,增加河流入海量
C. 挖采河沙,疏通河道 D. 減少地下水的抽取,多用河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將竣工輸水,屆時北京人將喝到長江水。回答問題。
【1】“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地目前在()
A. 葛洲壩水庫 B. 三峽水庫 C. 丹江口水庫 D. 隔河巖水庫
【2】從水循環角度來看,“南水北調”工程()
A. 增加了長江流域的地表徑流 B. 減少了長江流域的雨水下滲
C. 導致長江流域水量不平衡 D. 減少了陸地上的水份蒸發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二十多年來,我國經濟發展速度高居世界之首。同時,各地區經濟發展速度有所不同,加快西部經濟的發展已經引起了全社會的高度重視。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制約西部經濟發展最重要的原因是
A. 資金、技術、人才匱乏 B. 基礎設施落后
C. 自然資源不足 D. 水土流失嚴重
【2】我國政府推動西部經濟發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A. 給予西部大量的財政補貼 B. 保護西部的工業產品不受外部產品的競爭
C. 增加對西部基礎設施的投資 D. 發揮地區優勢,積極引進人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每一個區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環境條件,并對區域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不同區域由于地理環境的差異,人們的生產、生活的特點有許多不同,區域的發展水平、發展方向等也存在差異。此據比較長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兩個區域,回答以下各題。
【1】有關這兩個區域農業生產活動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 長江三角洲屬于水田耕作業,主要種植水稻。
B. 松嫩平原發展旱地耕作業,主要種植玉米、春小麥、大豆等作物。
C. 長江三角洲的作物熟制以兩年三熟為主,松嫩平原則一年一熟。
D. 長江三角洲水產業較為發達;松嫩平原的西部適宜發展畜牧業。
【2】下列關于長江中下游平原不同發展階段,地理環境對農業生產活動的影響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 開發早期,人們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稠密的水系成為人們交通的阻隔
B. 當船作為交通工具被廣泛使用時,稠密的水系為擴大交通聯系提供了天然水道
C. 我國歷史上人口從北方至南方幾次大規模的遷移,為長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種植業提供了豐富的勞動力資源
D. 在農業生產走向規模化、專業化、機械化的今天,長江中下游平原作為全國“糧倉”的地位已超過東北平原和華北平原,成為全國最大的商品糧供應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3年07月22日07時45分在甘肅省定西市岷縣、漳縣交界(北緯34.5度,東經104.2度)發生6.6級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政府相關部門立即安排了救援行動。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人們在第一時間迅速掌握整個地震災區建筑破壞情況,所利用的技術手段主要是( )
A. 地理信息系統 B. 全球定位系統
C. 遙感技術 D. “數字地球”系統
【2】上題中地理信息技術的關鍵裝置是( )
A. 傳感器 B. 衛星系統 C. 地面裝置 D. 信號發射設備
【3】在對震區被困災民開展營救行動的過程中,政府相關部門利用的地理信息技術主要是( )
①地理信息系統(GIS) ②全球定位系統(GPS)
③遙感技術(RS) ④“數字地球”技術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海洋浮游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能夠對大氣中的CO2濃度進行調節,有人稱之為海洋“生物泵”作用。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海洋“生物泵”作用的影響可能是 ( )
A. 緩解全球變暖 B. 縮小臭氧層空洞
C. 減輕酸雨污染 D. 加快洋流流速
【2】材料中體現的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產生的新功能是 ( )
A. 循環功能
B. 轉化功能
C. 生產功能
D. 平衡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調查發現,長白山西北坡為凍害高發區,完成下面小題。
【1】長白山山麓地帶的主要植被類型為
A. 針闊混交林 B. 針葉林 C. 硬葉林 D. 常綠林
【2】長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凍害高發,主要是因為該坡
A. 冬季氣溫最低 B. 年降水最少
C. 年光照最弱 D. 冬季風力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5年3月12日早,河北出現大霧天氣,能見度很低,給道路交通和市民出行帶來不便。完成下面小題。
【1】【1】濃霧天氣使能見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
A. 濃霧吸收地面輻射,增強大氣逆輻射 B. 濃霧削弱了地面輻射
C. 濃霧對太陽輻射有反射作用 D. 濃霧改變了太陽輻射的波長
【2】【2】深秋初冬時節也是該地大霧多發期,這其中的道理是( )
A. 晝夜溫差減小,水汽易凝結,但風力微弱,水汽不易擴散
B. 晝夜溫差減小,水汽不易凝結,直接懸浮于大氣中
C. 晝夜溫差較大,水汽不易凝結,直接附著在地面上
D. 晝夜溫差較大,水汽易凝結,且該季節晴好天氣多,有利于揚塵的產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