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人類活動不屬于趨利避害目的的是( )
A.在內蒙古草原上大量開荒種植糧食
B.在黃土高原上植樹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C.在浙江沿海修建海塘抵御海浪侵蝕,保護海岸
D.在澳門有計劃地填海造陸,擴大陸地面積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2007年夏季,湖南、湖北等省發生了建國以來少有的干旱,有人在抗旱中,發現《水經注》中有一段關于三峽地區古代土著“祈雨”的記載:“天旱,燃木崖上,推其灰燼,下移淵中,尋即降雨。”據此回答(1)~(2)題。
(1)對湖南、湖北2007年酷熱干旱原因的說法,最能讓人信服的是
A.受三峽大壩阻擋,夏季風難以到達
B.受副熱帶高壓影響,副高強度偏大
C.全球氣候變暖,導致各地降水偏少
D.夏季風較正常年份弱,降水偏少
(2)“尋即降雨”的“祈雨”神效,并非是古人的祭祀活動感動了神靈,而是蘊含了某種科學道理。其主要原因是
①溫度升高,加快降水的蒸發、诨覡a增加了大氣中凝結核的數量
③造成空氣的不穩定性,形成上升氣流、軞鈮航档,引導熱帶氣旋深入峽谷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下面四種景觀:
A.武夷山的“五馬奔騰”,B.華山的南天門,C.廬山三疊泉瀑布,D.漓江風光。
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自然景觀包括形象美、色彩美、動態美和聲音美等。其中,既具有形態美又具有色彩美的是___________。
(2)能夠體現“山無水不活,水無山不轉”的景觀是___________。
(3)屬于斷塊山體形成的景觀是 ,屬于石灰巖形成的景觀是___________。
(4)有“近看不如遠看,順光不如逆光,繞以薄霧輕紗則最為盛景了”。你認為最符合這種觀賞意境的應該是___________。
(5)“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這兩句詩,第一句描寫的是___________,第二句描寫的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關于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自然帶大體上與經線平行伸展呈條帶狀
②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主要受溫度條件影響,其次受水分條件影響
③中緯地區從大陸濱海地區往內陸方向顯示出各自然帶的逐漸更替
④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在北半球比在南半球表現明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下圖為“某城市地價空間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
(1)圖中四點哪一處交通通達性最高
A.甲 B.乙 C.丙 D.丁
(2)該處最有可能位于
A.高級住宅區 B.工業區
C.商業中心 D.輻射道路與外環道交會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20世紀90年代,我國人口流動出現“孔雀東南飛”的現象,該現象表示
A.大批民工流向沿海地區打工
B.建設新工業基地引起人口遷移
C.知識分子從內地流向沿海城市
D.高等院校搬遷、招生和分配形成的人口遷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