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自然帶大體上與經線平行伸展呈條帶狀
②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主要受溫度條件影響,其次受水分條件影響
③中緯地區從大陸濱海地區往內陸方向顯示出各自然帶的逐漸更替
④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在北半球比在南半球表現明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圖為沿20°經線所作的地形剖面圖,讀圖完成各題。
A~F的自然帶變化體現了
A.無規律的非地帶性分異 B.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
C.從赤道向兩極的地域分異 D.山地的垂直地域分異
關于G山脈的說法,正確的是
A.該山脈的名稱是乞力馬扎羅山 B.其最高峰位于德國與法國的交界處
C.山脈兩側多冰川作用形成的湖泊 D.它是因為火山噴發作用而形成的
有關K、R兩地的敘述,正確的是
A.船由K地向西穿越海峽時逆風順水 B.K地的鹽度比R地鹽度低
C.船由R地向西經基爾運河可到大西洋D.船由K地向東經霍爾木茲海峽可到印度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1—2012學年江蘇省淮安市高三第四次調研測試地理試卷(帶解析) 題型:單選題
圖4是某大陸沿某緯線植被類型示意圖,該緯線附近西風漂流幾乎環繞全球。完成問題。
【小題1】①地的洋流是
A.寒流,自南向北流 |
B.寒流,自北向南流 |
C.暖流,自南向北流 |
D.暖流,自北向南流 |
A.溫帶落葉闊葉林分布區的氣候類型是溫帶季風氣候 |
B.植被類型變化體現了自然帶從沿海向內陸的變化規律 |
C.溫帶荒漠的形成與這里地處山地的背風坡有關 |
D.山地植被中可以發現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2013學年江蘇省高三第一次質量檢測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圖6是某大陸沿某緯線植被類型示意圖,該緯線附近西風漂流幾乎環繞全球。讀圖完成問題。
1.①地的洋流是 ( )
A.寒流,自南向北流 B.寒流,自北向南流
C.暖流,自南向北流 D.暖流,自北向南流
2.關于圖示植被類型相關信息的判斷,正確的是( )
A.溫帶落葉闊葉林分布區的氣候類型是溫帶季風氣候
B.植被類型變化體現了自然帶從沿海向內陸的變化規律
C.溫帶荒漠的形成與這里地處山地的背風坡有關
D.山地植被中可以發現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屆江蘇省淮安市高三第四次調研測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圖4是某大陸沿某緯線植被類型示意圖,該緯線附近西風漂流幾乎環繞全球。完成問題。
1.①地的洋流是
A.寒流,自南向北流
B.寒流,自北向南流
C.暖流,自南向北流
D.暖流,自北向南流
2.關于圖示植被類型相關信息的判斷,正確的是
A.溫帶落葉闊葉林分布區的氣候類型是溫帶季風氣候
B.植被類型變化體現了自然帶從沿海向內陸的變化規律
C.溫帶荒漠的形成與這里地處山地的背風坡有關
D.山地植被中可以發現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屆甘肅省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選擇題
圖為沿20°經線所作的地形剖面圖,讀圖完成各題。
1.A~F的自然帶變化體現了
A.無規律的非地帶性分異 B.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
C.從赤道向兩極的地域分異 D.山地的垂直地域分異
2.關于G山脈的說法,正確的是
A.該山脈的名稱是乞力馬扎羅山 B.其最高峰位于德國與法國的交界處
C.山脈兩側多冰川作用形成的湖泊 D.它是因為火山噴發作用而形成的
3.有關K、R兩地的敘述,正確的是
A.船由K地向西穿越海峽時逆風順水 B.K地的鹽度比R地鹽度低
C.船由R地向西經基爾運河可到大西洋D.船由K地向東經霍爾木茲海峽可到印度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