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國家應對人口老齡化戰略研究總報告》指出,我國人口老齡化發展態勢迅猛,預計2012- 2050年,我國老年人口將由1.94億增長到4.83億,老齡化水平由14.3%提高到34.1%,是世界上人口老齡化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發達國家長時期、分階段出現的老齡問題將在我國壓縮到短期內同步呈現、集中爆發。讀2010-2050年中國人口老齡化趨勢圖(注:高齡化是指年齡在80歲以上的老人群體占全體老人(大于60歲或65歲)的比例趨于上升的過程。)。完下面小題。
與發達國家相比,目前我國老齡化的特點有
①老年人口絕對規模大
②老齡化發展速度快
③老年人口高齡化顯著
④老年人口比重高
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4個半徑為的相同導體球位于邊長為r的正方形的4個頂點上,球1帶電Q,用金屬絲依次連接球1和球2,球1和球3,球1和球4,最后連接球1和地.設每次接通都能達到靜電平衡,不計金屬絲上可能帶的電荷,求流入大地的電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為“我國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結構和農業用地結構的餅狀圖”,回答23~24題。
【1】造成該地農業用地結構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A. 過度開墾 B. 過度放牧 C. 過度圍墾 D. 過度養殖
【2】(小題2)該地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出路在于
A. 緩坡退耕,發展大牧場放牧業
B. 修建梯田,擴大水稻種植面積
C. 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態環境
D. 調整農業結構,發展立體農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理——選修6:環境保護】
隨著社會和經濟的不斷發展,人類活動造成的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農業污染也呈現出立體化的特征。“農業立體污染”是指農業生產過程中不合理農藥化肥施用、畜禽糞便排放、農田廢棄物處置以及耕種措施等造成的從水體、土壤、生物到大氣的立體交叉污染一下圖為農村盲禽養殖“畜禽糞便立體污染形成通道”圖。
分析農村畜禽養殖造成的農業立體污染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年4月1日,中央決定在河北省雄縣、容城、安新三縣設立雄安新區,規劃初始人口規模在100萬人左右。設立雄安新區,是中央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一項重大決策,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讀雄安新區、浦東新區和深圳特區的對比表,完成下面小題
【1】設立雄安新區的主要目的是
A. 降低北京市人口密度 B. 增加北京市服務功能
C. 吸引國家和外企投資 D. 減少北京市工業污染
【2】與京津地區相比,在河北設立新區的主要原因是
①農業歷史悠久,基礎好 ②開發程度低,用地充足
③基礎設施完善,交通便利利④帶動河北發展,打造世界級城市群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3】雄安新區在成立初期承接產業轉移中可能面臨的問題不同于深圳特區和浦東新區的是
A. 工業基礎礎薄弱 B. 環境污染嚴重 C. 缺乏政策支持 D. 礦產資源缺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武漢四環線位于繞城高速和三環線之間,沿途經6個新城區和沌口、東湖、臨空港三大國家級經濟開發區,全長約143公里,絕大部分為新建高架道路,采用設計時速100公里、雙向八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四環線工程對鞏固提升武漢綜合交通樞紐地位的意義重大。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武漢四環線采用雙向八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的主要目的是()
A.降低建設成本B.增加連接區域
C.節約土地面積D.提高通行效率
【2】四環線東南角一段與外環線重合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A.地質條件B.生態環境
C.工程投資D.施工難度
【3】武漢四環的全線通車將會()
A.加快工業向新城區聚集B.擴大武漢城市范圍
C.改善沿線環境質量D.加大城市運輸成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區域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A、B兩區域分界線的年降水量約為_________MM,一月均溫約為_________°C。
(2)A地的氣候類型是_________,主要糧食作物是_________,
(3)B區域河流是水文特征是(除無結冰期外)_________、_________。
(4)C區域的地形以_________為主,農業以_________為主。
(5)E區域主要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_。
(6)D區域的河流雖然短小,但流量豐富,其原因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某市2003—2013年土地利用面積變化情況。完成下列問題。
【1】據圖推測,2003-2013年該市
A. 退耕還林,林地面積持續增加 B. 圍湖造田,水域面積不斷減少
C. 水土流失,未利用地面積持續增加 D. 城市擴張,耕地面積不斷減少
【2】該市建設用地的變化可能導致
A. 地表徑流下滲量增加 B. 居民平均通勤距離縮短
C. 城市“熱島”效應增強 D. 生物多樣性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四地氣候要素統計圖。讀下圖,回答下列各題。
【1】四地中終年溫和多雨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圖中
A. 甲地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影響 B. 乙地全年受西風和暖流的影響
C. 丙地常年受東北信風帶的控制 D. 丁地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控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