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7日,“穿越號”盾構機歷經720個日夜、4250米的掘進,順利到達黃河南岸。至此,全長19.3千米的中線穿黃上下兩條隧洞全線貫通,這是穿越黃河重大施工節點的攻克。讀“‘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工程路線圖”,完成34~35題。
34.“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劣勢有
①沿線地區生態環境脆弱 ②需開挖新河道,工程量大
③沿線污染嚴重,水質差 ④穿越黃河,要建穿黃隧道
⑤需要逐級提水,運營成本高
A.③④ B.②④ C.①⑤ D.①④
35.對“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影響敘述正確的是
A.由于大量調水,會加大漢江下游的防洪壓力
B.能緩解北方地區地下水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鹽堿化問題
C.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澇的威脅
D.將促進北方缺水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2010年9月27日,“穿越號”盾構機歷經720個日夜、4 250米的掘進,順利到達黃河南岸。至此,全長19.3千米的中線穿黃上下兩條隧洞全線貫通,這是穿越黃河重大施工節點的攻克。讀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工程路線圖,回答8~10題。
8.穿黃隧道工程建設中遇到的困難包括 ( )
①建設資金短缺 ②工程設備缺乏、鬯淼垒^長
④地質條件復雜
A.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①④
9.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劣勢有 ( )
①調水量受季節限制,冬季水量小、谛栝_挖新河道,增加了工程量、畚廴緡乐,水質差、艽┰近S河要建穿黃隧道 ⑤工程建設加重受水區的環境惡化
A.③④⑤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①③④
10.下列關于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大量調水會加大漢江下游的防洪壓力
B.能緩解地下水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鹽堿化問題
C.有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澇的威脅
D.促進北方缺水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2010年9月27日,“穿越號”盾構機歷經720個日夜、4250米的掘進,順利到達黃河南岸。至此,全長19.3千米的中線穿黃上下兩條隧洞全線貫通,這是穿越黃河重大施工節點的攻克。讀“‘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工程路線圖”,回答8~9題。
8.“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劣勢有( )
①調水量受季節限制,冬季水量小
②需開挖新河道,工程量大
③污染嚴重,水質差
④穿越黃河,要建穿黃隧道
⑤工程建設加重受水區的環境問題
A.③④⑤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①③④
9.對“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影響敘述正確的是( )
A.由于大量調水,會加大漢江下游的防洪壓力
B.能緩解北方地區地下水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鹽堿化問題
C.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澇的威脅
D.將促進北方缺水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模擬題 題型:材料分析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雅魯藏布江在我國境內河長居全國第6位,流域面積居全國第7位,但年徑流量排在全國第3位,水能蘊藏量僅干流即居全國第2位。單位流域面積和單位河長的水能蘊藏量都居全國甚至世界各大江河之首,僅雅魯藏布大峽谷處就可以建裝機超過3000萬千萬的超級水電站,發電量是三峽的兩倍以上。 材料二:2010年9月27日總裝機51萬千瓦時的藏木水電站在西藏山南地區加查縣正式開工建設。11月12日,素有“天河”之稱的雅魯藏布江首次被施工截流,標志著西藏的藏木水電站即將進入主體工程施工階段。 材料三:雅魯藏布江——布拉馬普特拉河流域水系示意圖。 (1)雅魯藏布江水資源豐富,且蘊藏著豐富的水能資源,但目前卻幾乎處于未開發狀態,試分析其原因。
(2)藏木水電站具有綜合效益,其首要任務是 ,發揮該功能價值最大的季節是 ,試分析藏木水電站建設對西藏社會經濟發展的積極影響。
(3)甲區域為印度的重工業區,該工業區布局的有利區位條件是什么?
(4)交通是制約我國西南和印度東北發展的“瓶頸”,若通過乃堆拉山口修建連接拉薩和加爾各答的鐵路大通道,其不利區位因素有哪些?
(5)雅魯藏布江中游的拉薩、山南、日喀則等市地是西藏農業的核心區,山南地區各縣的沿江地帶有西藏最大、最集中的一片宜農荒地,但氣候較干旱。試分析其水資源開發利用的不利條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