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珠江三角洲,開發歷史悠久,在新石器時代已為越族先民的居住區,尤以海岸邊緣臺地為主;后漢時期已經農業興盛;宋代已形成獨特的基塘農業區;至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還是我國重要的糧、棉基地之一,但此后糧棉生產地位逐步衰退。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珠三角發展成為全國重要糧、棉基地的條件是
A. 稠密的水系始終擴大區域間交通聯系
B. 氣候條件優越,自然災害較少
C. 生產工具和技術的改良,農業已基本不受土壤、地形影響
D. 大量人口遷人,促進了水稻種植業的發展
【2】近些年珠三角農業生產地位逐步衰退的原因是
①人多地少,難以推廣農業機械化和提高商品化 ②地塊狹小,難以規模化、專業化生產
③農業單位產出降低 ④經濟形勢和國家政策的引導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環境保護)
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我國是世界上酸雨較為嚴重的國家之一,其中四川盆地成為了我國重酸雨區之一。酸雨會導致土壤酸化,危害森林與農作物生長,還會腐蝕金屬與文物建筑,甚至威脅人體健康。
分析四川盆地成為重酸雨區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工業化與城市化是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改革開放30年來,浙江建制鎮由167個發展到1998年的1 006個,2004年又減少到762個,城市化水平達到45%。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下列關于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工業化必然帶來城市化 B. 城市化可以促進工業化的發展
C. 城市化不能促進工業化 D. 二者是相互促進的力量
【2】下列關于協調工業化與城市化的對策,正確的是( )
A. 大力發展小城鎮,增加小城鎮數量
B. 進一步優化小城鎮發展的空間布局
C. 大力發展小城市,突出小城市在區域經濟發展格局中的輻射作用
D. 減慢工業化速度,使其與城市化相協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目前,我國為保護棉農利益,控制國際棉花進口,國內的棉花價格約比國際市場高1/3;我國紡織行業工人工資一般為美國的1/4,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國的3倍。我國一些紡織企業為利用國際市場棉花,在國外建紡紗廠,并將產品(紗線)運回國內加工,在我國同行業企業紛紛到越南、巴基斯坦等國建廠的情況下,總部位于杭州的K企業獨自在美國建紡紗廠。2015年4月底,K企業在美國工廠生產的第一批110噸紗線運至杭州。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如果K企業將紡紗廠建在越南、巴基斯坦等國,利潤比建在美國高,最主要的原因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國( )
A. 離原料產地較近 B. 離消費市場較近
C. 勞動生產率較高 D. 勞動力價格較低
【2】K企業舍棄越南、巴基斯坦等國而選擇在美國建紡紗廠,考慮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
A. 原料價格 B. 勞動力價格
C. 投資環境 D. 市場需求
【3】該案例表明,隨著工業技術水平的提高,我國紡紗業已大幅度降低了( )
A. 原料使用量 B. 勞動力使用量
C. 運輸量 D. 設備費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中國紡織業領先于東部沿海,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我國就開始推動向中西部地區轉移,但表現出了很強的產業區際轉移粘性特征。產業區際轉移粘性是指由于諸多因素的約束,導致某產業強烈依附于原產業所在地的傾向,使得產業梯度推移難以秩序進行的情形。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下列對當前紡織業轉移方向的表述與實際最相符的是
A. 粵流向晉 B. 蘇流向桂 C. 魯流向湘 D. 津流向冀
【2】造成我國紡織業區際轉移粘性的原因分析正確的是
A. 東部地區勞動力價格較低 B. 東部地區市場廣闊
C. 中西部地區原料不足 D. 中西部地區能源短缺
【3】下列措施有利于減輕產業區際轉移粘性的是
①給予一定力度的政策支持
②擴大東部地區生產規模
③加強中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
④提高東中西部地區間貿易自由度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黃土高原地處黃河中上游和海河上游。黃河流域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但是由于黃土高原地區本身固有的自然環境脆弱,加上長期以來不合理的人類活動,水土流失極為嚴重,使黃土高原的生態環境在近二三千年內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問題,成為其經濟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導致該區域水土流失嚴重的自然原因主要有
①全年多雨 ②多大風 ③土質疏松 ④降水集中,多暴雨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2】導致該區域水土流失嚴重的主要人為原因是
A. 水資源利用不合理 B. 過度放牧
C. 道路、城鎮建設 D. 植被破壞嚴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伶仃洋是典型的弱洋流海域,如果橋墩及人工島的阻水率超過10%,就會引起災難性的后果,而這也是港珠澳大橋的中間段采用海底隧道方案的原因之一。港珠澳大橋海底沉管隧道全長約6.7公里,是迄今為止世界最長、埋入海底最深、單個沉管體量最大、使用壽命最長、隧道車道最多、綜合技術難度最高的沉管隧道。隧道由33節預制沉管以及一個長約12米重達6500噸的“最終接頭”拼接而成,該隧道與東西兩個人工島一起,被稱為港珠澳大橋核心控制性工程,也被稱為交通工程中的珠穆朗瑪峰。最深處位于48米深的海底,沉管隧道下方是軟土地基,軟土層厚度從30~50 m 變化不等。
(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沉管隧道工程建設需防范的問題。
(2)分析港珠澳大橋的中間段采用海底沉管隧道方案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吉林省2016年、2017年年末人口數及其構成表,完成下列問題。
指 標 | 2016年 末數(萬人) | 比重(%) | 2017年末 數(萬人) | 比重(%) |
全省總人口 | 2 733.03 | — | 2 717.43 | — |
城鎮 | 1 529.68 | 55.97 | 1 539.42 | 56.65 |
鄉村 | 1 203.35 | 44.03 | 1 178.01 | 43.35 |
0~15歲 | 378.95 | 13.87 | 358.43 | 13.19 |
16~59歲 | 1 876.33 | 68.65 | 1 833.72 | 67.48 |
60歲及以上 | 477.75 | 17.48 | 525.28 | 19.33 |
【1】與2016年相比,吉林省2017年人口變化的原因可能有( )
①人口死亡率高
②人口出生率低
③人口外遷量多
④執行了“全面二孩”的人口政策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2】據材料推斷,吉林省未來面臨的主要人口問題是( )
A. 城市化水平低 B. 人口老齡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為2016年10月我國某地天氣變化表,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日 期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天 氣 | 晴 | 晴 | 晴 | 晴 | 晴 | 多云 | 陣雨 | 小雨 |
最高氣溫(℃) | 10 | 16 | 20 | 22 | 22 | 25 | 23 | 6 |
最低氣溫(℃) | -2 | 4 | 8 | 8 | 14 | 14 | 4 | -1 |
風向風力 | 西北風 3—4級 | 微風 | 東南風 3—4級 | 東南風 3—4級 | 南風 3—4級 | 南風 3—4級 | 北風 4—5級 | 北風 4—5級 |
【1】7日到12日,該地區氣溫上升較快,主要原因有
①太陽輻射較強 ②盆地地形,熱量積聚 ③暖氣團持續補充 ④暖流經過,增溫增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2】13日該地有冷空氣影響,其冷空氣前鋒到達的時間大約是
A. 早晨 B. 中午 C. 傍晚 D. 午夜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