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某國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示意圖,回答下列各題。
【1】關于該國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 城市化與工業化呈同步增長趨勢
B. 該國城市化進程與工業化水平不相適應
C. 該國屬發展中國家
D. 階段Ⅲ,該國經濟增長主要依靠第三產業
【2】階段Ⅲ,該國吸納勞動力就業的主要產業部門有 ( )
①勞動密集型產業 ②資源密集型產業 ③技術密集型產業 ④第三產業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區域2017年11月7日8:00等壓線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
(1)關于圖中甲乙兩地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地風力小于乙地
B.甲地風向與乙地相同
C.甲地氣壓小于乙地
D.甲地溫度比乙地低
(2)11月4日至6日,北京持續霧霾天氣,7日霧霾逐漸消散的主要原因是( )
A.冷空氣南下
B.降溫幅度大
C.降水量大
D.晝夜溫差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澳大利亞某流域及開發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下列有關圖示河流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
A. 流量季節變化大 B. 由西南流向東北
C. 河流結冰期長 D. 下游流量逐漸增大
【2】下列對圖示流域的開發或治理措施中,不恰當的是( )
A. 實施東水西調,緩解流域缺水
B. 發展生態農業,合理利用土地
C. 合理灌溉,防止土壤鹽漬化
D. 實行梯級開發,大力發展航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高原夏菜又稱冷涼蔬菜或錯季蔬菜,“家族”里有大白菜、西蘭花、娃娃菜等成員,多種植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原。蘭州市榆中縣是我國著名的高原夏菜生產基地,當地將蔬菜基地設在遠離城市的高原上,依據海拔高度,梯次播種多類蔬菜,從每年5月下旬到10月初持續采收上市,并迅速銷往東南沿海。2016年6月,蘭州市夏菜主產區出現“史上最嚴重”的菜價暴跌現象,大量蔬菜滯銷。完成下面小題。
【1】蘭州發展高原夏菜的自然區位條件是
A. 夏季光照充足,熱量條件好 B. 氣候濕潤,灌溉水源充足
C. 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 D. 海拔高,氣候溫涼
【2】高原夏菜能迅速占領南方市場,主要得益于
①生產成本低②產品質量優良③具有良好的上市檔期④鄰近消費市場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3】針對高原夏菜大量滯銷的現狀,最可行的措施是
A. 擴大夏菜種植規模 B. 建立市場信息網絡 C. 推廣機械化生產 D. 提高農業種植技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霧是懸浮于近地面空氣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見度小于1 km的物理現象。讀我國某省多年平均年霧日數分布圖(下圖),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面小題。
(1)該省位于我國的( )
A.西北地區
B.華南地區
C.東北地區
D.西南地區
(2)下列因素中,對該省多年平均年霧日數空間分布影響最大的是( )
A.河流泥沙含量
B.地形起伏
C.西南季風強弱
D.土壤厚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東北地區山川秀美,物產豐富,又具有悠久的歷史,我國政府歷來重視保護、開發和建設這塊寶地。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東北地區局部地形圖。
材料二 東北地區和長江三角洲地區人均耕地面積及谷物單產的比較。
(1)圖中A地形區的名稱是 ,B地形區的名稱是 。
(2)分析圖中A商品糧基地糧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
(3)東北平原土壤肥沃,但與長江三角洲相比,糧食單產較低,試分析主要影響因素。
(4)結合區域特點和農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B、C兩區域今后農業發展方向的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大黃魚是我國近海主要經濟魚類,肉質較好且味美,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微量元素和維生素。平時棲息在較深海區,4~6月向近海洄游產卵,產卵魚群喜透明度較小的渾濁水域,產卵場一般位于河口附近島嶼、內灣近岸低鹽水域內底質為軟泥或泥質的淺水區,產卵后分散在沿岸索餌,以魚蝦等為食,秋冬季又向深海區遷移。隨著捕撈量的逐漸加大,我國近海高齡黃魚幾乎絕跡。大黃魚的成魚養殖模式,目前有網箱、圍網與土池等多種,均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福建省三沙灣內風平浪靜、不凍不淤,年均水溫約為20.3℃,是我國唯一的內灣性大黃魚產卵場,也是全國最大的海水魚人工繁育和網箱養殖基地,灣內三都奧為著名良港。圖6為福建省地理位置及三沙灣區域放大示意圖。
(1)分析大黃魚4~6月洄游到福建省三沙灣海區產卵的原因。
(2)指出恢復三沙灣及周邊海域野生大黃魚種群的有效措施。
(3)近年來,隨著水產養殖業的迅速發展,福建省三沙灣海區內養殖大黃魚的網箱數量逐年增加。你是否贊同迅速發展三沙灣海區的水產養殖業?并說明你的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人口撫養比是非勞動年齡人口數與勞動年齡人口(15至64歲)數的比值。如果勞動年齡人口增長、人口撫養比下降,就會帶人口紅利,反之就沒有人口紅利。下圖表示日本人口紅利消失前后經濟走勢。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1】根據材料和圖,可以得出結論是
A. 經濟高速增長時期撫養比持續下降
B. 經濟減速增長時期撫養比大幅度上升
C. 人口紅利是影響經濟增速的主導因素
D. 人口紅利的消失會影響經濟增長的速度
【2】【2】為應對人口撫養比轉變產生的影響,日本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推遲退休年齡②調整生育政策③輸出國際勞工④提高消費水平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西北地區利用一種新型地膜覆蓋技術—全膜雙壟溝播種技術發展農業生產(如下圖),使農作物產量大大提高。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覆膜種植能大幅度提高農作物產量,主要是充分利用了( )
A.熱量
B.降水
C.光照
D.土壤
(2)下列不屬于該技術對農作物生長產生的有利影響的是( )
A.使田間雨水富集
B.抑制土壤水分蒸發
C.改善土壤濕度
D.覆膜內氣溫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